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44章 亦失哈宣谕奴儿干 白老人献计会通河(1)(2 / 2)

刘江的语气放缓,声音也低了些,“一些人哪,以朝贡之名在京师留久了,艳羡繁华就不想回了,文人的话叫什么‘乐不思蜀’,皇上也是宽仁厚爱,下旨,愿留京师的就留在京师。可这些人又熬不住南京火炉一样的夏日,想必公公也知道这事,所以,皇上就命火赤在开原专建了自在、快活二城供他们居住。不过,部族中的大多数头领还是愿和部族 在一起的。奴儿干卫指挥同知把剌答哈这次是专为迎接钦差大人才来开原的。”

亦失哈慢慢听着,三十年不回家乡,想必是黑龙江、松花江也有太大的变化吧,康旺、 王肇舟很快就会成为那里的封疆大吏,两个人有没有皇上一样包揽天下的心胸?能让各部 族和睦相处、早日走出蛮荒呢?为什么大家到了南京就不愿回?衣食住行种种差异吸引着!只要有钱,没有购不到的好物件。他又想到了自己,在梦境一样的南京惯惯的,再让他回到衣皮系苇、茹毛饮血的部族中,他还真有些受不了。唯一的目标就是办好差,让家乡追一追中原,皇上知人善任的用人之道他最清楚,只要差事办得好,这风光无限的钦差轮不到别人,自己的富贵更不会失去。这样一想,他感觉到作为钦差的责任就大了,建了都司,多与外界往来,不仅为自己,也是为家乡父老办了一件好事。

待刘江说完,亦失哈把目光转向康旺道:“虽未宣谕,你也是新建奴儿干都司的都指挥同知了,没有指挥使,你就是大帅,这么大的面,这么多的部族,不知你这个就要莅任的最高军政长官有何打算?”

康旺“嚯”地跪下,高大的身躯、宽阔的臂膀像一堵墙挪窝,脸庞黑红,血脉贲张, 拱手抱拳道:“康某不才,上有钦差亦公公指点,刘大帅辽东坐镇,火指挥就近训示,下有众兄弟努力,边疆各族捧场,卑职当全力为朝廷守疆保土。想了想,有这么几点,说出 来供钦差和刘大帅指点:一则像刘帅一样,继续招抚和善待各部族,广布朝廷德柔万方之 恩,宣我皇上‘四方子民皆朕赤子’之意,使其永怀仰慕天恩、诚心归附之心。二则大开 边贸,以山林部族的特产换取中原的粮食、布匹、盐茶,互通有无,互惠互利。在东宁多 年,我摸到一点,无粮不稳,无商不活,商人进来了,街市就活了。三则广施教化,于都 司所在建一所廪学,既使将士子弟粗通文墨,还使各部族首领子弟学习中原文化。此事还 要烦请钦差大人向皇上提起,遣一些文人儒士来。最后就是以都司所率将士为主,与各部族一起为朝廷守卫边疆。鼓动各部多建卫所,多去朝贡,陛见皇上,拉近各部和我大明朝 廷的关系。”

“好!好!”亦失哈连声称赞,“辽东有刘帅、火赤,黑龙江有你康旺、王肇舟这样有勇有谋的人在边疆守着,皇上于东北边陲真可以高枕无忧了。打点行装,我们后日就辞别刘帅启程。”

“我这儿还想留亦公公多住几日呢。”都说太监难打交道,也不尽然,刘江善意挽留。 “皇命在身,暂不叨扰了,待我宣旨回来,建起奴儿干都司后再住也不迟!” “那样也好。火赤,酒宴备好了吗?”刘江问。 “钦差和大帅可随时入席。”火赤干练地应了一声。 转眼间,火赤来辽东也快十年了,先是在孟善属下,继而在刘江手下,二人都是豁达的人,容易共事。有了好的长官,差事顺心应手,老婆又给他生了两个儿子,心中高兴自 不待言。对于早年就降附燕王的蒙将来说,他已心满意足,一辈子做这个指挥使,为皇上守边,也不会有一点怨言。他的忠心和刘江的忠诚碰到一起,就像是溪流汇进了大河,自然变成了汹涌澎湃、不可阻挡的勇进激流了。

“有请亦公公,我们边吃边聊可好?”刘江起身相让。

“客随主便,听从刘帅安排。”

“那就请!” 按照朝廷的安排,刘江及辽东都司为亦失哈等人准备的二十五艘大船和一千二百余名官军早已整装待发。第三日上午,在刘江等数百人的欢送下,亦失哈、康旺、王肇舟及奴 儿干卫指挥同知把剌答哈等登上大船,沿松花江北上,进入黑龙江后顺江东下,向着奴儿 干进发。

“几十艘巨船,浩浩荡荡,气势非凡啊!”亦失哈感慨道,“两岸青山密林,大江帆樯林立,皇上的胸襟真吾辈不能及也。”

康旺接话道:“我在东宁十几年,就觉得自己的天地很大了,黑龙江里一走,倒有了井底蛙的感觉,白山黑水魅力无穷。所以,太祖和今上两代皇帝都在着力经营东北边陲。 洪武初年设辽东都指挥使司,下辖二十五卫和两州,从永乐元年开始,皇上实施了更积极的招抚策略,远人莫不真心归附,辽东又新增了百十个卫所,人心向附,边陲之状盛况空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