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顾命辅臣
天家诞皇子是大事,这不仅是皇帝一家人的事,而是要昭告天下的。
第二天,赵煦宣布罢朝一日,政事堂颁下公函,发往大宋各地州府县官署,宣告官家有子,臣民同庆。
消息传得很快,大早上已传遍了汴京,市井百姓走上街头,纷纷面朝延福宫方向跪拜,然后便是普天同庆。
皇子出生,无意中大大拉动了一把汴京的gdp,这年头百姓遇到喜事没别的庆祝方式,就是下馆子,然后勾栏听曲。
正如后世的聚会饭局一样,先吃吃喝喝,然后进娱乐场所消遣,有钱的去夜总会找陪酒小妹,稍微差点意思的去酒吧,或是去洗脚,总之,消费就完了。
民间庆贺之时,新的话题产生。
百姓们开始议论,这位独苗皇子该给他取个啥名字。
名字要文雅,又要带劲,同时还要威风。
皇子出生的时机很合适,如今正值宋辽局势扭转之时,大宋在北方几次征战,打出了威风,改变了国运。
再联想到,去年河间郡王赵孝骞奉旨出征时,恰逢刘贤妃刚怀上身孕,如今皇子出生,不到一年时间,两国情势已然改变。
不得不说,这位皇子刚出生,仿佛已带着某种宿命感的光环,百姓们传来传去,都觉得这位皇子的出生是天意,他一定承载着某种伟大的使命。
从名字议论到国势,最后归结于宿命,市井百姓的思维非常跳跃。
第二天上午,赵孝骞还在王府里补觉,昨晚回到王府,赵颢与他说的那番话仍不停在他脑海中闪现,赵孝骞本来是个心大的人,睡眠质量特别好,沾枕头就睡着,然而昨晚却失眠了。
翻来覆去快到天亮,赵孝骞才迷迷糊糊睡着。
睡了不到两个时辰,被一脸小心的狄莹叫醒。赵孝骞睁开眼,眼神开始酝酿起床气。
在他发火前,狄莹急忙告诉他,宫里来人了,赵煦宣召他入宫。
赵孝骞叹了口气,特么生儿子了不起是吧这又是打算跟自己得瑟一下
狄莹服侍他穿戴官服,细心整理他的官帽和玉带,赵孝骞按住了她的肩,咬牙道:“夫人,等我回来,咱们今晚再战!”
“就不信了,他能生儿子,难道我不能我也生!生一窝,卷死他!”
狄莹噗嗤一笑,但也不反对,并且对官人的努力表示赞赏。
若说着急,狄莹比谁都急,再不怀上身孕,她在王府都没脸抬头见人了。
穿戴整齐后,赵孝骞出门便上了马车,来到延福宫。
福宁殿内,赵孝骞刚进殿,便发现熟悉的面孔。
除了喜气洋洋的赵煦外,遂宁郡王赵佶赫然也在,兄弟俩坐在一起不知聊到什么,正开怀大笑。
赵孝骞走进殿内,赵煦脸上的笑容不变,赵佶的笑容却突然僵了一下,随即很快恢复如常。
赵孝骞朝赵佶瞥了一眼,先行臣礼,然后一脸惊喜地与赵佶招呼。
“佶弟,久违了,幸见佶弟风采依旧,光彩照人。”
赵佶被他这突如其来的亲切招呼搞得有点懵,呆怔片刻后,顿时也堆起满脸的假笑,上前行礼。
“弟佶,拜见子安兄。”
“子安兄戍边日久,扬我大宋国威,数败辽军,长我王师志气,弟在汴京闻之,欣悦不已,为了子安兄频传的捷报,弟都大醉过好几场了呢。”
赵孝骞大笑:“会夸你就多夸几句,不知为何,我特别喜欢跟佶弟你聊天,你太会聊天了,哈哈。”
赵煦在一旁见兄弟和睦的画面,心中愈发欣喜。
身处在他这个位置,权力金钱都没什么好争的,站在巅峰之上,所盼者唯有亲情亲密无间,兄弟无猜。
尽管彼此心中都恨不得弄死对方,但赵孝骞和赵佶还是满脸堆笑,聊得热烈,不明情况的外人眼里,这兄弟俩的感情简直够写进史书里名垂千古了。
赵煦噗嗤一笑,道:“好了,你俩若真喜欢聊,回头出了宫,私下里多聚几次,佶弟,或许过不了几日,子安又要赴任真定府戍边了,你抓紧机会与他多聚聚。”
赵佶含笑恭应。
赵孝骞却朝赵煦长揖一礼:“臣贺官家喜诞皇子,天家开枝散叶,大宋社稷之幸也。”
赵煦哈哈大笑,满面红光,脸上的喜色怎么也掩饰不住。
可恨的是,赵煦的脸上除了喜色之外,还带着几分熟悉的得瑟,装作毫不在意地摆了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