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540章 不争即死(1 / 2)

第540章 不争即死

“正嗣”的意思,是皇帝的嫡长子。

也就是皇帝和皇后生的第一个儿子,不过大宋这一代的皇帝子嗣不旺,赵煦登基十余年了,直到今晚才诞下第一个皇子,也非皇后所出。

群臣有人高呼“正嗣”,这个字眼儿是有讲究的。

众所周知,官家与孟皇后的关系很僵冷,从大婚之日起,赵煦基本就没宠幸过孟皇后。

究其原因,夫妻性格感情是一方面,更大的原因是,赵煦的皇后人选,是当年的太皇太后指婚的,孟皇后是太皇太后亲自挑选出来的人。

就凭赵煦对太皇太后恨之入骨的心思,孟皇后纵是千般好万般强,赵煦打死也不可能宠幸她,让她给自己生孩子。

正因如此,大宋天家已经不存在“嫡子”的说法了,天家夫妻都不行房,哪来的嫡子

所以今夜刘贤妃诞下皇子,不出意外的话,这位应该就是未来的大宋太子了。

以后或许官家会和别的妃子生下第二个第三个皇子,不过天家讲究长幼有序,除非第一个皇子犯了要命的错误,否则他的太子之位基本就是雷打不动了。

天家夫妻这点事,早已不是秘密,这便是为何群臣有人突然高呼“国有正嗣”。

理论上来说,刘贤妃今夜所诞之皇子,确实是毫无争议的“正嗣”,未来是要继承大统的。

群臣在宫门外聚集,等了大半夜,终于等到这个好消息,人群顿时沸腾了。

盼星星盼月亮,官家终于生了个带把儿的,列祖列宗保佑啊!

群臣老泪,有些情绪饱满的人忍不住嚎啕大哭,面朝先帝皇陵方向三拜,就好像大宋已在亡国灭种的关头,刘贤妃挺身而出挽大厦之将倾,救国救民于水火。

侠之大者,生一窝儿子。

从此群臣心中,刘贤妃这位英雄母亲的人设立稳了。

群臣激动嚎啕之时,赵孝骞倒是没怎么激动欣喜,他是个挂逼,知道刘贤妃这一胎大概率是个儿子,当然就不意外了。

历史很玄妙,随着他的穿越,很多事情改变了,但有的事情还是固执地按照原来的轨迹走下去。

环视四周,发现所有人都在激动痛哭,赵孝骞想了想,觉得自己现在太冷静未免有点不合群,于是也跟着仰头扯着嗓子干嚎了几声。

不经意地扭头,赵孝骞第一眼便看到了人群里跪拜的赵颢。

赵颢此刻的表情很复杂,脸上与群臣一样激动欣喜,嘴角咧得大大的,似乎很高兴的样子。

然而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赵颢的眼神里光芒闪烁,里面掺杂着失望,黯淡,不服,凶戾等等各种负面情绪。

很神奇,一个人的眼神里居然能同时透露出如此多的讯息。

赵孝骞心头一紧,如今他已隐约知道了赵颢的心思,大逆不道的心思。

如果说世上谁最不希望刘贤妃诞下皇子,非赵颢莫属了。

今夜此刻,普天同庆之时,最失望的莫过于赵颢。

赵孝骞发现赵颢不对劲的眼神后,心头愈发沉重。

他是真的没有野心,对皇位没有一丝一毫的心思,但如果亲爹非要觊觎皇位,作为儿子,他该怎么办

曾经对赵颢的意图和心思颇为好奇,然而有的真相一旦被剥开,露出赤裸裸的真实模样,反而会将自己陷入更大的麻烦和漩涡之中。

群臣在宫门外跪拜许久,此时汴京城也沸腾起来,国有正嗣的消息显然已传了出去,汴京各个府邸和民居亮起了烛灯,处处可闻敲锣打鼓的声音,百姓们都在庆祝天家的喜事。

赵孝骞静静地看着周围的动静,这时候他才意识到,一个国家的储君对臣民具有着怎样重大的意义。

储君立,人心归。

今夜刚刚出生,尚在襁褓中的那位幸运的婴儿,大约他也不知道自己承载着整个国家的期待和希望吧。

聚在宫门前庆祝过后,群臣纷纷起身,朝宫门长揖之后,这才转身归去。

赵孝骞向章惇告辞,然后扶起了赵颢,轻声道:“父王,咱们回府吧。”

赵颢的脸上仍然堆着喜悦的笑,但赵孝骞与他近在咫尺,却发现他的眼神空洞无神,毫无喜悦之意,赵颢似乎也怕暴露自己的真实心思,一直垂着头,不与别人的目光对视。

叹了口气,赵孝骞道:“父王何必……”

话没说完,赵颢冷声道:“闭嘴!别说话,走,上马车回府。”

赵孝骞沉默地扶着他走了几步,赵颢又道:“继续笑,开怀大笑,让人清楚看见你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