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304章 虏骑临边伏长剑(四)(1 / 2)

武将们的意思是立即准备起来,等待时机,只要能够掌握蒙古人的确切动向,就可以组织大军进剿,但是这点遭到了内阁辅臣和文官们反对,他们认为大明主要还是依托边墙进行防御反击就行了,这是大明官军最擅长的战法,一旦官军大军轻出塞外,在茫茫草原与蒙古人作战,一旦失利,不但损兵折将,还会折损国威。

朱载坖对此则是支持了武将们建议,官军不能被动等待土蛮,必须要主动出击,否则朱载坖整军经武,编练新军的目的何在?就是要扬大明国威,将这些蛮夷打服,守在边墙算什么本事,朱载坖就是主动出击,锻炼朝廷训练的新军,不仅是蓟镇的新军要参战,京营、亲军诸卫、御马监也都要参战,加以历练。

远出草原作战,又是大军出征,这已经是大明近百年未有之事了,此事关乎大明的国威,朱载坖的个人威望,是只许胜不许败的事情,朱载坖对此是很清楚的,所以朱载坖也要求在坐的所有参赞军务大臣就此事发表意见。

高拱作为首辅和会办军务大臣,直接说道:“萝川侯乃是大明宿将,哈密伯也出身辽东,他们都是老成宿将,应该对此事都是极为了解的,还是请他们两位来说说吧。”

朱载坖的意思也是请马芳和李成梁来说说,尤其是此战可能会遭到了困难,他们一个是长期和蒙古人交道的大明宿将,另外一个是生长在辽东,熟悉当地地形天候的老将,他们的意见对于朱载坖来说还是很重要的。

马芳首先陈述了自己的看法,马芳认为对土蛮作战,主要是难题是怎么找到土蛮部,土蛮和土默特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土蛮的游牧性更强,而且部落更加松散,要想找到土蛮部的主力,是大明官军最主要的难题。

还有就是大明官军这次是大军出征,步骑混编,机动性上肯定是不如蒙古人的,气候对于官军的影响是极大的,草原冬季严寒、夏季酷热,这些时候都不适合大军作战,而秋季草原上的蚊虫肆虐,也不利于官军大军作战,所以能够作战的窗口是很小的,马芳认为战前的情况工作要做的非常细致,最好还是要动用骑兵远出奔袭,这样成功率最大。

而李成梁则是提出了有关辽东气候的问题,不同于山西等处的相对干旱,辽东等地相对比较湿润,尤其是在春季化冻之后,整个草原都会陷入泥泞之中的,对于官军的后勤来说是极大考验,这才是最难的事情。

对于朱载坖来说,马芳、李成梁提出来的问题确实是亟待解决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要抓住土蛮或者兀良哈的主力,对于蒙古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逮住蒙古的主力,狠狠的杀伤蒙古的有生力量,这样才能打痛蒙古,使他们不敢再窥视中原。

朱载坖要求练兵军务处立即拟定相关的措施,做好对土蛮和兀良哈用兵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