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结束后,周吉回到阳光下,沿着碎石铺成的小径,孤独地走向小花园。景物很萧条,只有寥寥几种耐寒的绿叶植物,不知他们是从哪里搞来的,也是费了不少心思,以他浅薄的“植物学”知识,周吉认出了冬青、蜡梅和月季三种,长得都很严肃,没有开花的迹象。零下二十多度,遇到刮风的天气,体感温度会更低,也难为它们了,活下去都很艰难,没有余力繁衍后代了。
他不常来这里,但听余瑶说起过,她习惯在小花园绕圈散步,顺便晒晒太阳,像极了以前退休后无所事事的老头老太。
周吉伸手摸了摸蔫哒哒的枝叶,思绪有些飘散,忽然记起很久很久以前,他在初中上生物课,有人说起花就是植物的“那啥”,还有人脑子抽筋,指着“子房”叫“子宫”。有了完备的克隆技术,有了控制“寄生种”克隆体的有效渠道,还需要“繁衍”做什么?纯粹的,没有任何附加价值的体液交换和激素分泌?人类在克隆体的庇护下醉生梦死,追逐种种刺激,熬不到头就“英年早逝”,这样的结局谁能够接受?
他试图为人类的存在寻找意义,无论是混吃等死的蛀虫,还是洗衣清扫屠宰的贱民,都有悖于他的初心,那么当克隆体全面接管“泗水安保”的各个重要岗位后,人类又能在哪里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只有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他才能后顾无忧,着手推动一场颠覆性的变革,在这样“自上而下”的变革中,岳之澜、阮静、司马杨、石贲、夏一斛、傅抱元、邓守一这些高层将被克隆体陆续取代,这样一种“取代”会“自上而下”不断扩散,最终把绝大多数人类排除在重要的关键的岗位之外,事实上令他们沦为“二等公民”。
克隆体作为出生入死的战士,代替他们在一线血战,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极限,生死之间有大恐怖,谁都不想真的“抛头颅洒热血”,在自卫队的问题上,还没有人提出过异议。周吉相信这是由于他的威望和强势所致,如果换在“乾泰集团”,肯定会有人跳出来表示反对,决不允许克隆体指挥克隆体,理由也很充分,刀把一定要握在自己人手里,“太阿倒持”是致命的隐患,万一克隆体叛变了呢?
周吉完全能够想象,如果没有任何铺垫,强行发动克隆体“变革”,以他的威望和强势,也会陷入众叛亲离的两难处境,当然,指挥军队处决一批出头鸟,剩下的自然就安稳下来了,不过那样的话,幸存的人类又跟“奴隶”有什么差别?心难定,意难平,他不愿走到这一步。
周吉在小花园里一边沉思一边散步,大伙儿都远远避开,没有凑上前说话,生怕打断了他的思路,只有阮静跟了上去,像条小尾巴,一摇一晃,等着他招呼。
周吉记起了“乾泰集团”成立之初的规定,不养闲人,多劳多得,当时物资有限,被迫实行“配给制”,按劳分配体现公平,未来物资极大丰富,克隆体接手了大部分岗位,继续推行“不养闲人,多劳多得”的原则,目的是“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省得他们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