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和亲公主14(2 / 2)

“姜大夫,如何?”看到姜宓收回手,萧陵忙开口问道。

“陛下的身体的原本就有亏损,又上了年纪,整日殚精竭虑,更是消耗心神,如今又隐有郁结于心之像,多方原因作用,所以才使陛下陷入了昏迷,民女可以针灸一番,让陛下清醒过来,只是身体还需细细调养,不能再耗费心神,便也没有大碍。”姜宓细细的和萧陵解释道。

“姜大夫此话当真?”萧陵有些惊喜,宫里的太医都对父皇的病情束手无策,贴皇榜招募民间大夫也是无奈之举,没想到这位姜大夫不仅能让父皇清醒,还能调理父皇的身体。

姜宓微微点头,道:“如果调理得当,精心保养的话,陛下的身体并无大碍。”

萧陵对着姜宓深深的拜了一拜:“若是真如姜大夫所言,您就是我梁国的大恩人,还请姜大夫尽快为父皇针灸开药。”

姜宓忙阻止萧陵的动作:“殿下折煞民女了,民女现在将需要的药材写下,准备妥当以后就为陛下施针。”

……………………………………………………

春日的阳光明媚的照耀着,柔柔的照在人身上,带来暖意,清脆的鸟鸣声传来,带着春日独有的曼妙清丽。

梁帝醒过来的时候,第一时间便听到了窗外清脆的鸟鸣声。

一直守在梁帝身边的宫人们第一时间就看到了梁帝睁开眼睛,一边上前伺候,一边让人去通知太子殿下,还派了人去请姜宓。

梁帝昏迷,萧陵身为太子,身负监国之责,要稳定前朝人心,还要处理百官奏折,并不能每日守在梁帝的病榻之前。

意识逐渐清醒,梁帝感觉自己的身体比起昏迷之前还要爽利几分,他躺的身子难受,便让一边伺候的林公公扶自己坐起来。

“陛下您终于醒了。”林公公一边搀扶着梁帝坐起来,一边道:“太子殿下这几日着急上火,如今您醒了,他终于可以放心了。”

梁帝喝了几口水,润了润喉咙,问道:“朕昏迷了几日?前朝如何?”

林公公:“陛下您已经昏迷了五天了,太子殿下这几日代您上朝,如今倒也安稳无事。”

梁帝点了点头,刚想说什么,就看到萧陵脚步匆忙的走了进来,看到梁帝坐在那里,眼睛微微有些酸涩,在榻前向梁帝行礼:“儿臣参见父皇,父皇您终于醒了。”

萧陵和萧朝阳是梁帝最疼爱的孩子,甚至因为怕他们被后宫的妃子伤害,从小便亲自带在身边,事无巨细的安排妥当,萧陵与萧朝阳和梁帝的感情十分深厚。

梁帝难得看到温和宽厚稳重的儿子这副模样,伸手摸了摸他的头,温和慈爱的道:“这些日子辛苦我儿了。”他突然昏迷,所有的担子都压在了太子的身上,既然打理朝政,又要担心他的身体,压力可想而知。

“儿臣不辛苦,父皇您醒来就好。”最初激动的情绪过去以后,萧陵感到不好意思,他已经大了,这样在父皇身边示弱的样子已经很久没有过了,忙道:“父皇,这次还要多谢姜大夫,这位姜大夫真是神医,她说您今日就该醒了,您就真的醒过来了。”

“姜大夫?”

“是一位民间的大夫,父皇您昏迷不醒,宫里的太医束手无策,儿臣无法,只能贴皇榜招民间的神医进宫,若非如此也不会遇到这位姜大夫。”萧陵解释道。

刚说完,就见到有宫人进来禀报:“陛下,太子殿下,姜大夫来了。”

萧陵看了一眼梁帝,见他点头,对宫人道:“快请姜大夫进来。”

寝殿坐北朝南,如今阳光正好,姜宓进门的时候,阳光照在她的身上,让她整个人的面容都处在阴影之中,随着脚步慢慢清晰。

只是在见到姜宓的身影时,梁帝的神色忽然有些激动,还未看清姜宓的面容,就脱口而出:“朝阳!”

“父皇,您说什么?这位是姜大夫,不是妹妹。”萧陵开口解释道。说到后来,他的语气也有些低落。

虽然这位姜大夫也让他感到有些亲近,但是她和朝阳长相不同,性格也不同,怎么会是去齐国和亲的朝阳呢?

都是他这个哥哥没本事,才需要朝阳背井离乡,去齐国嫁给那个齐国皇帝,也不知道她如今在齐国过得好不好?

萧陵压下心中的担心,面色如常的看向姜宓,此时更重要的是父皇的身体。

随着姜宓的走进,梁帝才看清她的面容,是一个和朝阳完全不同的女子,但是方才她的身影,当真让他仿佛是看到了朝阳一般。

若是谁最熟悉萧朝阳,那一定是非梁帝莫属,对于这个女儿,梁帝是真的疼到了心窝里。

从小小的一团,宠着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可以说梁帝对她再熟悉不过。所以在见到姜宓的时候,梁帝第一时间就察觉出她是萧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