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玉山明白了张恪清的态度,马上说道:“张书记,那我就不联系了。”
他也觉得有些遗憾,那可是上百亿投资的大项目呢,如果能签约落实,他今年的招商引资任务额肯定能轻松完成。
张恪清又叮嘱道:“玉山,这类打着文旅项目的地产项目,以后都不要做,还有其他类似的也都不要做。”
他可是知道许多地方在招商引资的时候,都会对项目的属性做出一些调整,比如引入一家汽车产业园,明明应该算是汽车装备制造,但却归到文旅项目上,就因为对方增加了一个汽车文化宣传的属性。
如此在拿地、税收等方面,可以拿到更多的优惠。
但这些都经不起查,一旦上头认真,那就要有人来负责。
姜玉山自从来到郑城,就旗帜鲜明的跟着张恪清,张恪清也不希望姜玉山走错路。
“怎么,觉得这样一来,你的任务就无法完成?你不是还分管进出口贸易,那么相关的企业招商引资就符合要求。”
姜玉山有些为难的说道:“张书记,理论上是这样,可实际上很难。”
“那些工业企业来了,祝市长都会交给分管工业的副市长负责,建筑类的交给分管交通、城建的副市长负责,金融服务类的,都是韩市长负责,我根本没办法插手。”
还有一些直接跟那些县级市、区里联系了,他总不能跟祝文渊一样,厚着脸皮去摘桃子吧?
张恪清有些怒其不争:“那些主动来投资的项目分不到你手里,你不会自已去外面找?”
再之前一些年,很多地市的招商局干部都四处跑,甚至去国外,就是为了拉投资。
现在虽然这么干的少了,去国外的审批也更加严格,可以不是没有。
姜玉山讪讪的说道:“张书记,招商局那些人现在也不归我管,我没那么多人,也缺少资金,更缺少目标。”
出去招商引资,总得有目标,不能跟个没头苍蝇似的乱撞啊。
张恪清提醒道:“你发现最近来郑城投资的企业中,很多企业的总部都在什么地方吗?”
姜玉山不确定的说道:“都是在那些沿海城市吧?”
“没错,就是以沿海城市居多,其中一个省的最多,那就是南粤。”张恪清看着姜玉山,“而在南粤,其实有个城市之前的定位,跟我们郑城有许多重合的地方,这也就意味着那个城市的许多企业,其实也都适合咱们郑城。”
“无论是对国内市场销售,还是对欧洲市场销售,我们这里都有着交通的优势,人工成本也不比那边贵,你觉得他们是否愿意来我们这里开一家子公司或者分公司?”
“你完全可以直接带一个招商团,去那边招商,自已拉过来的企业投资,这个政绩谁也抢不走。”
姜玉山好奇的问道:“张书记,我有些愚钝,您说的到底是哪个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