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350章 与古德里安联手发动“春分”行动(1 / 2)

第二次斯大林格勒战役,在大明王朝的军事计划中,被赋予了“春分”这一充满希望与生机的行动代号。为了确保“春分”行动能够顺利实施并取得辉煌战果,大明王朝精心筹备,组建了一支规模庞大的东亚方面军,准备从新疆西北部发动一场震撼世界的大规模进攻。

肩负此重任的东亚方面军,下辖两大精锐装甲集团军群,分别是声名赫赫的伊犁装甲集团军群与天山装甲集团军群。每个装甲集团军群的编制堪称豪华,拥有 4 个满编的装甲师,且每个装甲师均配备 600 辆性能卓越的谢尔曼中型坦克,如此算来,仅这四个装甲师便合计装备 2400 辆坦克。不仅如此,朱由检为进一步增强集团军群的攻坚能力,特意给每个装甲集团军群配属了一个虎王重型坦克装甲师,该师装备着 830 辆令人望而生畏的虎王重型坦克。这般配置之下,一个装甲集团军群的坦克总数达到了 3230辆之多。伊犁装甲集团军群和天山装甲集团军群的坦克总数更是高达 6460 辆。倘若再将摩托化步兵师的装甲运兵车和坦克歼击车等战车纳入统计,整个东亚方面军的战车总规模竟超过一万辆。这支阵容堪称恐怖的装甲劲旅,在欧洲大陆上,无疑拥有着横着走的绝对实力。

如此规模宏大的战争,其胜负关乎大明王朝的兴衰国运,朱由检自然不敢有丝毫懈怠。经过深思熟虑,他毅然决定御驾亲征。不过,在军事指挥权方面,朱由检依旧全权交由古德里安将军执掌。朱由检此番随军出征,主要目的在于为大明王朝军队减轻沉重的后勤压力。

百万大军出征,其背后所需的后勤保障力量堪称惊人。若没有八九十万人负责后勤工作,这场战争几乎难以想象。况且此次出征路线特殊,需从内地长途跋涉至遥远的新疆,仅仅是大军从内地开拔到天山南北,路程便长达几千公里。那上万辆坦克若仅依靠轮子行驶至新疆,途中的磨损程度必定极高,如此一来,抵达战场后能否保持良好的作战状态,着实令人担忧。

再者,上千万吨的弹药和物资运输,所需的人力、物力极为庞大,这无疑会给国家和百姓带来沉重的负担,可谓劳民伤财。朱由检思前想后,权衡利弊,最终决定凭借自己系统赋予的神奇传送技能,独自扛起这份重担。他不辞辛劳地运用传送技能,将上百万的部队和坦克瞬间传送到天山南北,同时,把那些易于堆放的大宗物资,如大批的军火、弹药以及粮食等,也精准地传送到新疆边境的物资补给基地。至于那些零零散散的小型物资,由于数量繁多且难以通过传送技能一次性运输,就只能依靠传统的汽车和火车进行运输。

朱由检亲自随军,这一决策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不仅为大明王朝节省了大批的运力和燃油,更让部队得以保存大量体力,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备战,无需为琐事而分心。就拿大口径的榴弹炮和加农炮来说,这类重型武器在公路上运输极为困难,一旦陷入泥沼,即便几十个人齐心协力,也难以将其拖出。而朱由检的传送技能,轻松地解决了这一难题,直接将这些重型武器传送到目的地,为大明王朝节省了难以估量的人力物力。倘若将这些节省下来的资源换算成财富,那绝对是一笔天文数字。

在朱由检的亲力亲为下,上万辆的坦克和战车以崭新的姿态整齐排列在大明王朝与哈萨克斯坦的边境线上,仿佛一群蓄势待发的钢铁巨兽,随时准备向敌人发起致命一击。

与此同时,古德里安将军也未曾有片刻停歇,全身心投入到紧张的作战准备工作之中。在作战准备阶段,古德里安以新疆为坚实基础,在靠近苏联边境的塔城和伊犁等地,精心规划并全力打造大型综合性后勤补给基地。他充分利用新疆完备的铁路、公路交通网络,力求确保各类物资能够高效且及时地运送至前线,为即将到来的战斗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不仅如此,古德里安对所有参战装备展开了全方位、精细化的维护与调试。他深知,在残酷的战争中,任何一个细微的装备故障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同时,针对百万参战部队,古德里安组织开展了高强度、针对性极强的训练。着重锤炼装甲部队在沙漠、草原等多样地形下的作战技能,使他们能够熟练应对各种复杂的战场环境。此外,他还致力于强化各部队间协同配合的默契程度,让每一支作战力量都能在战场上发挥出最大的效能,如同精密的齿轮般紧密协作。

一切准备妥当,古德里安将军恭敬地向大明皇帝朱由检请示过后,进攻的号角正式吹响。天山装甲集团军群作为北路先锋,从新疆西北的塔城地区如猛虎下山般迅猛出击,直逼苏联哈萨克斯坦防线的东北侧翼。这一路由古德里安将军亲自挂帅,他对麾下装甲力量进行了精妙布局,将装备 830 辆虎王坦克的重型装甲师置于最前锋位置。

虎王坦克,凭借其厚重无比的装甲和强大到令人胆寒的火力,宛如一把锐利无比的尖刀,率先向敌军防线发起雷霆万钧的攻击。虎王坦克师以紧密有序的楔形编队稳步推进,充分利用自身强大的防护和攻坚能力,如入无人之境般强行撕开敌军防线,为后续部队开辟出一条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