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瞧瞧,这便是德国军事工业与苏联的差距所在。苏联生产一辆t - 34坦克,大约仅需8000多工时。也就是说,德国生产一辆虎式坦克所耗费的工时,足够苏联生产30辆t - 34坦克;生产一辆豹式坦克的工时,够苏联生产15辆t - 34坦克。在这种情况下,德军这仗还怎么打?即便库尔斯克大会战德军侥幸能够取得胜利,可未来又该如何应对苏军如潮水般海量的坦克?更可怕的是,我在此还尚未将美国的坦克年产量计算在内。”朱由检眉头紧锁,语气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
“那美国的坦克年产量究竟是多少?”一向傲慢的党卫军领袖希姆莱,此时也忍不住开口问道。
“目前,美国一年能够生产两万多辆谢尔曼坦克。一旦其战争机器全力开动,一年生产四万辆坦克,绝非难事。”朱由检冷冷地回应道,那冰冷的语气,仿佛带着丝丝寒意,让在场众人不禁打了个寒颤。
这一连串冷酷无情的数字,如同一记记重锤,狠狠地砸在德国一众高层的心头上。众人听闻后,顿时陷入了沉默,会议室里安静得可怕,仿佛时间都凝固了一般,就连一根针落地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过了许久,戈林终于按捺不住,突然咆哮起来:“怕什么?我们还有强大的战无不胜空军!”
“空军?你当真以为仅凭空军就能打赢这场战争?你在英吉利海峡的表现让我无法相信你的能力。”朱由检毫不留情地反驳道,“要知道,美利坚合众国已然正式下场参战,西线战场每日都在承受着英美空军铺天盖地的轰炸。德国的飞机制造厂在这般猛烈的空袭下,产量正逐日减少。你可知道美国今年飞机的总产量是多少?说出来,恐怕能吓死你,整整架!而德国今年总共才生产了不到3万架飞机,与苏联的产量近乎持平。戈林元帅,请问在这种情况下,你究竟打算拿什么与盟军继续抗衡下去?”朱由检凭借着他的伶牙俐齿,一番话说得戈林元帅面红耳赤,哑口无言。
经此一番交锋,好不容易才稍有气氛的会议,再度陷入了冷场。又过了良久,元首憋得满脸通红,缓缓将目光转向朱由检,轻声说道:“那该怎么办?依你之见,究竟该如何是好?对面的苏军一旦准备就绪,即便我不主动出击,他们也必定会率先对德国动手。被动挨打的滋味,实在是不好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