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549章 教太子斗文官(2 / 2)

息兵养民,京营将士根本就没有集结操练过,这就是土木堡之变惨败的主要原因。

所以,哪怕你拥有强大到天下无敌的武力,他们也能利用各种借口废了你的武力。

还有,你不要以为瓦剌是莫名其妙打过来的。

他们打不过你,那就会想办法引敌人来打你。

瓦剌部与大明之间还隔着鞑靼部呢,还隔着瀚海呢,瓦剌部为什么莫名其妙集结大军跨越数千里打到大明来

那些别有用心的文官可是暗地里做了很多事情

比如,瓦剌派来的朝贡使者莫名其妙被扣押,这并不是先帝英宗的意思。

先帝见过瓦剌朝贡使者后便赐下财物让其回去了,是那些别有用心的文官勾结边镇将领将瓦剌的使者扣押,也先讨要使者,他们还不放。

又比如,瓦剌跟大明本来是朝贡关系,瓦剌通过朝贡大明从而获取朝贡贸易和大明的赏赐。

那些文官不但把瓦剌的朝贡使者扣押了,把先帝英宗的赏赐全吞了,还私自中断了朝贡贸易,瓦剌想要买生活必须得锅碗等物品都买不到。

他们在内部废了天下无敌的京营,又不断挑衅已然归顺大明的瓦剌部,这才是瓦剌部不远数千里打过来的根本原因。

还有一点就是英宗太宠信太监王振了,堂堂大明皇帝竟然尊称一个太监翁父,而且对其言听计从,简直丢尽了老祖宗的脸!

这点你也要记住,敢把太监当爹的,哪怕是你的嫡长子,你也不要让他继承皇位。

王振瞎指挥,可以说也是土木堡之变中大明惨败的原因之一。

这个王振本身就有很大的问题,不过,这家伙能手掌朝堂大权将英宗玩弄于股掌之间那也是有原因的。

至于到底什么原因,这个跟王振的出身有很大的关系,读书人记载的史料中就故意不记载王振原来的身份。

王振其实也是读书人,而且还有功名在身,至于是秀才功名还是举人功名,那就因为读书人故意不记载,现在都搞不清了。

还有一点,王振不但有功名在身,而且还有妻儿,他为什么抛下一切自阉入宫呢

说白了,他就跟那些别有用心的文官一样,就是为了争权夺利。

所以,你不要以为武力在手就可以高枕无忧了,那些别有用心的文官有得是办法对付你。”

洪武朝和永乐朝大明的确是天下无敌,北虏那都被打得抱头鼠窜,望风而降。

那么强大的天朝大军竟然被文官给整得不会打仗了!

这些文官,好可怕!

小朱常洵闻言,颇有些惊恐道:“父皇,我们该怎么对付这些文官呢”

这个问题相当的复杂。

万历想了想,随即细细解释道:“我们首先要区分,哪些文官是为国为民的,哪些文官是别有用心的。

这个很重要,因为别有用心的文官一般都不是一上来就会暴露的,相反,他会在你面前表现的忠心耿耿,为国为民,以此来获得你的宠信。

所以,但凡你要重用某个官员,事先一定要细细了解一番,你可以用都察院御史去明查,也可以用密卫去暗查,还可以亲自询问其他官员对他的看法。

总之,你重用某个官员以前最好先把其摸透了。

如果你没摸透或者其隐藏得好,慢慢掌控了大权,那就只有赶紧想办法将其除掉了。

父皇说的除掉还不是简简单单命人将其拖出去砍了,因为别有用心的文官一般都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

这些别有用心的文官都喜欢结党营私,你如果不小心重用了一个,他的党羽便会在不知不觉间遍布整个朝堂。

所以,你还不能简简单单将人家拖出去砍了了事,这样根本就解决不了问题。

你就算不教而诛,发现有问题的官员就砍,砍掉一个两个之后他们就会鼓动诸如清流愣头青一般的官员给你闹事。

如果你不管不顾,还是我行我素,发现一个就砍一个,那他们就会借机策动整个朝堂的官员与你为敌。”

这个不是开玩笑的。

崇祯那就是发现一个砍一个,结果,砍得整个朝堂几乎所有官员都与之为敌又或者阳奉阴违。

历史上大明就这么亡了,崇祯就如同一个孤家寡人一般吊死在煤山上,身边一个官员都没有,就一个太监。

小朱常洵自然不知道崇祯的事,他甚至都有点搞不清什么样的文官是别有用心的文官。

他细细想了想,随即问道:“父皇,你说的别有用心的文官就是不听话的文官吗”

你可不能一杆子打翻一船人。

万历微微摇头道:“父皇跟你说过,不听话的文官也分为很多类,这其中有别有用心的文官,也有贪官污吏,还有清流的愣头青等。

所谓别有用心的文官可以说是为了争权夺利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那种,通敌卖国、陷害忠良、乃至弑君、改朝换代等等,没有他们干不出来的。

他们的目标是抢夺所有利益,他们就想架空皇权掌控整个大明,不行他们就弑君,再不行他们就改朝换代!

这种文官可以说是大明内部的敌人,他们不但是我们当皇帝的敌人,也是整个大明的敌人。”

大明内部的敌人

这种文官太可怕了。

小朱常洵闻言,又不由得面带惊恐道:“父皇,谁是大明内部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