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78章 太平二年有白鹿(中)(2 / 2)

不过四十却满头华发的贾文羽已经躬着身子,他的背很久没有挺直过了,也许是被业障压的太深了,他背了太多条人命,做了一件又一件伤天害理的事,可他只能这么做,他已经没有回头路了。他不想成为下一个钟士策,钟士策是凌丕的一次杀鸡儆猴,杀了和他最亲密的臣子,昭告天下,即便是近臣,只要是触犯了皇权,也必死无疑。

凌丕容不下任何一点僭越之举,他要的只是顺从,要的是满朝文武尽忠天子,别说不臣之人,但凡是有不顺他意的臣子,也是必死无疑。

贾文羽退下朝堂,独自一人在回府的轿辇上,思绪如乱麻般纠缠。他望着轿外匆匆而过的街景,却视而不见,满心都是对此次秦地之行的忧虑与盘算。

他深知,凌丕表面上强调不可残暴行事,实则是想让自己拿捏好分寸,既能镇压反抗,又能将秦地彻底纳入大齐的稳固统治之下。

无非就是再一次杀鸡儆猴,在汾阳城外就有过一次,陈礼杀了已经投降了的夏王全奂,他亲自下令焚烧了整个汾阳城。

这看似简单的指令,背后却隐藏着诸多复杂的考量,稍有差池,自己便会成为朝堂斗争的牺牲品。凌基在背后虎视眈眈,一旦自己在秦地有任何失误,定会被他抓住把柄,在朝堂上大肆弹劾,届时自己恐难有翻身之地。这位懿亲王会替他的皇兄扫清一切障碍。

想到这里,贾文羽不禁苦笑。自己多年来为凌丕出谋划策,手上沾满鲜血,却也不过是皇帝手中的一枚棋子。钟士策的死还历历在目,那是凌丕的警告,也是高悬在自己头顶的利刃。为了保住性命与地位,他只能继续为凌丕卖命,哪怕前方是荆棘满途。

钟士策的死和他脱不开干系,钟士策是凌丕还是二王子时的伴读,算是第一批从龙之臣,在凌丕登基之后地位也水涨船高,但野心同样也是递增。

但钟士策也是凌基的故友,他知道这位懿亲王已经早不是外表那副贤王的样子了,凌基在仇恨着钟士策的死,仇恨着每一个想要挤进所谓四大谋士的人。

曾经的钟士策意气风发,眼里满是对朝堂风云的憧憬与抱负,可随着权力的增长,他的野心逐渐失控,最终踏入了凌丕的雷池。贾文羽意识到,钟士策的悲剧不仅源于自身的僭越,更是朝堂权力制衡的牺牲品。而自己,如今也站在了权力的悬崖边缘,稍有不慎,便会重蹈钟士策的覆辙。

他想到凌基,这位表面温和的懿亲王,实则暗藏汹涌。凌基对钟士策的情谊,贾文羽再清楚不过,那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情分。如今钟士策已死,凌基的仇恨如同暗处的毒箭,随时可能射出,而自己,无疑是他眼中的目标之一。贾文羽明白,在秦地,他不仅要应对反抗军,还要时刻提防凌基可能的阴谋算计。

轿辇微微颠簸,贾文羽的手不自觉地握紧。他开始思考秦地的局势,反抗军背后,是否有凌基的影子在操纵?那些忠君念旧的秦地百姓,又该如何安抚?他深知,单纯的武力镇压只会让局势更加恶化,可怀柔之策又难以在短时间内见效。

贾文羽回忆起自己初入朝堂时的壮志豪情,那时的他一心想要辅佐明主,建功立业,可一路走来,却渐渐迷失在权力的旋涡之中。如今的他,双手沾满鲜血,背负着无数的罪孽,可即便如此,他也无法停下脚步。因为一旦停下,等待他的将是万劫不复。

他停不下来,也不能停,白鹿现世不知是谁的谋划,但他也只能静静的看着事态发展,即便变得不可控,那也不是他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