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金旨(上)
由于窦荣定溘然长逝,杨坚废朝七日,以寄哀思。
也是因为杨坚的废朝,使得原定对有功将士的封赏仪式,不得不改期举行。
吕尚在接到通告文书后,便将文书搁置案头,换上以前在家时穿的道袍,在书阁中找出一本《道德经》,移步院中石凳,缓声诵读道藏。
“道可道,”
日光透过院角松柏的枝叶,在吕尚身上投下碎影。
他本人则沉浸在经文的韵律中,面上竟有几分超脱世俗的淡然。
身上经年累月养出的杀气,也被一点点消磨。
这是吕尚自《金华秘诀》中参悟出《山字经》,走出秘书省以来,第一次静下心,诵读经书。
他指尖摩挲着《道德经》微微发卷的书页,清风裹挟着松针清香,悄然钻进经文的字里行间。
一时亦忘了时间,不知不觉就是一日光景,直到日头渐西,一点余晖落在吕尚身上。
“唉!”
暮色将至,吕尚轻合《道德经》,看了眼天色,长叹一声。
“难得清净,”
在吕尚起身时,一片松针恰好落在《道德经》上。
他将松针轻轻夹入书中,转身踏入屋内。
案头文书在烛火下泛起微光,与手中的《道德经》相互映衬。
吕尚沉思片刻,伸手展开宣纸,提笔蘸墨悬于纸面。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他的笔锋游走如龙蛇,将《清静经》开篇之语落在纸上。
北疆一行后的吕尚,不只修为精进,一颗道心也经烽火淬炼,也有了很大的进益。
以往的吕尚,虽神力无敌,但这只是莽夫蛮力,纵能依之驰骋沙场,所向披靡,却不能说是得道。
如今的吕尚,在肉身入圣超凡,一身神通近乎人中之仙后,再看《道德经》、《阴符经》、《南华经》、《黄庭经》、《文始经》、《清净经》时,却是只觉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他的心灵由此愈发澄澈,往昔修行之时所遇到的困惑,无不迎刃而解,一种对天地自然,宇宙万物全新的理解,在心中悄然滋生。
“道!”
吕尚低声轻叹。
他此时方才明悟到,武学人仙之后的修行,与未成仙时的修行已然不同。
未成仙时的练肉、练筋、练膜、练骨、练脏腑、练髓、换血,只要有修行法门,再有一定天赋,按部就班,便能有所成就。
而肉身成仙之后,就是有修行法门,乃至修行时所需的一切资粮,但没一颗与之相匹配的道心,莫说求取粉碎真空之道,能不跌下人仙之果,就已是极大气运了。
要知道,修行一道,无论佛道儒三教,还是三教外的左道旁门,终究是道为根本,法是道之体现,术则是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