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中,望着武植略显狼狈匆匆离去的身影,赵佶的遗孀们忍不住咯咯笑出声来。那清脆的笑声在后宫中回荡,打破了往日的沉闷。
就连一向端庄的乔贵妃,此刻站在郑皇后身旁,看向武植远去的方向,嘴角也不自觉地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她们心里都很清楚,从今往后,若想生活安稳富足,眼前这位即将登上帝位的武植,无疑是她们最好的依靠。
“够了!”郑皇后原本就因武植入主皇宫而心情不佳,此刻听着身旁几女的欢声笑语,积压在心中的怒火瞬间被点燃。
她厉声喝道:“官家不过离世一年,尔等便如此急切地想另投新欢吗?”尖锐的声音在后宫中回荡,原本还在嬉笑的众人,笑容瞬间僵在脸上。
“哟,郑姐姐,”一个身姿婀娜、面容妩媚的少妇娇笑出声,她声音婉转却又带着几分尖刻,“如今官家都已不在人世,姐姐莫不是还觉着自己还是那大宋皇后,能事事管着我们呢?”
说完,她轻轻抬手,摆弄着自己鬓边的发簪,眉眼间尽是挑衅。
此女乃是王贵妃,在这后宫之中,她凭借着绝美姿容曾深得宋徽宗赵佶宠爱。然而只因仅为赵佶诞下一女,在子嗣上的单薄,让她常被郑皇后与乔贵妃等人暗暗瞧低。
此时看见郑皇后还端着往昔皇后的架子颐指气使,心中那股长久以来的憋屈与不满立时翻涌,便忍不住出口讥讽。
“是啊,王姐姐这话可太在理了。”王贵妃一旁的安妃刘氏巧笑倩兮,眼波流转,迈着莲步轻移上前。
“如今官家已经不在,咱们处境都一样,你还一直端着那皇后的架子给谁看呢?”她一边说着,一边用手帕轻轻掩住嘴角,眼神里却透着一丝毫不掩饰的得意。
“你们!哼!”郑皇后听到王贵妃和安妃的嘲讽,只觉一股血气直冲脑门,脸色变得铁青,双手忍不住微微颤抖,气急败坏。
“好了,各位姐姐妹妹,”正当众人吵得不可开交之时,韦氏赶忙从一旁站出来,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何必在这儿争吵呢?如今咱们都不过是一群苦命之人罢了。况且往后的日子,还都得仰仗秦王殿下。郑姐姐,您就消消气,别再多言了。”
听到韦氏的劝解,众女这才纷纷住了口。虽说韦氏的儿子赵构失去了原本的地位,可韦氏早早做了个明智之举——让赵构拜武植为义父。
几人心里清楚,等武植登基那天,肯定会给赵构封爵。一想到这儿,她们眼中便不由自主地闪过一丝嫉妒之色。
乔贵妃笑意满面,也附和着说道:“没错,往后咱们就像同坐一条船上的人,得相互帮衬。”
说罢,她一脸堆笑地看向韦氏,语气亲昵又带着几分期许,轻声问道:“妹妹,你可知秦王殿下还收不收义子?我那两个皇儿,一直盼着能拜秦王殿下为义父呢。”
韦氏听了脸上闪过一丝惊讶,神色一愣。可还没等她回应,一旁的王贵妃也赶忙凑了过来,急切说道:“我那女儿,也想着拜秦王殿下为义父,韦妹妹,你和秦王殿下熟络,能不能帮着问问呐?”
听着乔贵妃与王贵妃的询问,安妃刘氏心中一紧,脸上浮现出焦急之色。
她没有子嗣,在这争着攀附武植的时刻明显处于劣势。只见她美目迅速转动,脑海中飞速思索着办法。她目光依次扫过王贵妃和乔贵妃,眼神中突然闪过一丝亮光,嘴角微翘,露出一丝笑意。
另一边韦氏听了乔贵妃和王贵妃的话后,蹙了蹙眉头,脸上露出无奈的神情,轻声说道:“两位姐姐,这事儿我确实不太清楚。不过你们放心,要是有机会,我肯定会向秦王殿下打听打听的。”
乔贵妃和王贵妃一听韦氏的承诺,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齐声说道:“那就有劳妹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