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三百七十七章(2 / 2)

高敬之走后,我站起身,走到窗边。窗外的世界被闷热的空气扭曲着,树木无精打采地耷拉着枝叶,连鸟儿都没了往日的活泼。这闷热的天气就像此刻朝堂的局势,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这朝堂之上,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平静。看似简单的弹劾案,背后却牵扯各方利益。

太子的做法,到底是出于公心,还是另有目的?杨家又会如何应对?这一切像一团迷雾,笼罩在我心头。我深吸一口气,暗暗发誓,不管背后有多少阴谋算计,我都要让真相大白,维护朝堂稳定。

我又想起杨景宇刚才的表情和言语,他的忧虑可不是装出来的。作为杨家在朝堂的代表之一,他肯定深知此事的严重性。杨家对朝廷的贡献不可忽视,两代人都为我效力,要是因为这莫须有的罪名被打压,不仅会寒了杨家的心,还可能引发其他家族的恐慌,让朝堂陷入混乱。可要是杨景林真的犯下这些罪行,不严惩的话,又难以服众,百姓会质疑朝廷的公正性,以后还怎么治理天下?

再看高敬之,他的回答模棱两可,耐人寻味。他是朝中老臣,向来以稳重谨慎着称。他说杨景林本分,又不否定御史弹劾,到底是真的不清楚内情,还是在刻意隐瞒什么?他在这场风波里会扮演什么角色,是公正的调查者,还是某一方的棋子?

我望向窗外,闷热的气息依旧弥漫,可我却感受不到一丝解脱。这平静的表象下,隐藏着多少暗潮涌动,又有多少人在为了权力和利益不择手段。

我叹了口气,唤来小林子。小林子心领神会说道:“舞乐阁已经派人送冰块去了,陛下可前往散散暑气。”

我笑而不语。

傍晚,天边被落日染成橙红色,余晖透过窗棂洒在宫殿的地砖上,拉出一道道长长的光影。我刚用完晚膳,正靠在椅子上,惬意地揉着肚子,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

身旁依偎着冲田杏花和吉野琴琴,我哼着小曲闭着眼睛,真叫一个舒坦啊。

小林子轻手轻脚地走了过来,微微弯着腰,脸上带着惯有的恭顺,低声禀报道:“陛下,太师杨易文求见。”

听到这话,我微微一怔,心里暗自思忖:这杨易文平日里可是不轻易登门的,这个时候来,指定是为了白天那事。我脸上依旧挂着淡淡的笑容,摆了摆手说:“让他进来吧。”

没一会儿,杨易文那略显苍老却依旧挺拔的身影出现在殿门口。他身着一袭深色朝服,步伐沉稳,脸上却带着几分凝重。一见到我,他便拱手行礼,声音洪亮:“陛下万安。”

我抬了抬手,示意他免礼,笑着说道:“太师今日前来,可是有要事相商?”

杨易文直起身子,目光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单膝跪地,急切说道:“陛下,老臣正是为了杨景林之事而来。小儿虽有些毛病,但绝不敢做出大逆不道之事。如今被御史弹劾参与俞家财叛乱,又被太子派人抓捕,实在是冤枉啊!望陛下能明察,还杨家一个公道!”说着,他的手在地上微微颤抖。

听到“俞家财叛乱”几个字,我心里一紧,脸上却依旧保持着平静。

我靠在椅背上,若有所思地看着他,缓缓说道:“太师,我明白你的意思。这事儿我已经知晓,也让高敬之去详查了。你也清楚,这朝堂之上,凡事都得讲究个证据。若是景林真的清白,我自然不会让他蒙冤。”

杨易文微微皱了皱眉头,脸上闪过一丝不悦,急切说道:“陛下,太子此举实在是过于草率。他未经详细调查,就派人抓人,这让杨家的颜面何存?杨家两代为朝廷效力,忠心可鉴,如今却遭受这般质疑,老臣实在是难以接受。”

我看着他,心中暗忖,这杨易文果然是为了杨家的面子和利益而来。我笑着安抚道:“太师莫急,太子也是想着尽快查明真相,还杨家一个清白。你放心,在真相未明之前,我不会让任何人随意处置景林。”

杨易文听我这么说,神色稍微缓和了一些,但依旧坚持道:“陛下,老臣恳请您能亲自过问此事,早日还景林清白,也让杨家能安心为朝廷效力。”

我深深看了他一眼,认真说道:“太师,我知道你担心什么。你放心,过去的事情,只要不影响当下朝堂安稳,我绝不翻旧账。”

杨易文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与感激,再次跪地,声音有些哽咽:“陛下圣明!老臣替杨家上下,谢过陛下隆恩!”

我点了点头,说道:“太师放心,此事我定会关注。你且回去静候消息,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

杨易文又行了一礼,说道:“那老臣就谢过陛下了,先行告退。”

看着杨易文离去的背影,我陷入了沉思。这杨家和太子之间的矛盾,看来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地步。而这所谓的“俞家财叛乱”,背后不知还藏着多少秘密。

杨易文对此事的反应太过强烈,这也不得不让我越来越重视此事了。所有的事情都是有因果联系的,那杨景林的这事,因在哪里?果又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