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54章 反攻前的筹谋(2 / 2)

且最主要的是,无人知道古宣的到来,都还以为他还是原来那个傀儡一般的周王。

至于王室所流传的大周神王诀这一功法,对于古宣来说,倒也不是说太过低端。

只是对于一尊天帝级高手的化身来说,还是有些不入流。

但既然而今已经身为周王,古宣也还是将这一功法推演、修行到了极致,在其上的造诣已经超过昔日大周高祖。

其次。

朝堂之上的力量,显然并非是司马家铁板一块,尽管他们做到了横压一时,但还是有对立方的,否则他们早已直接谋朝篡位了。

最后的一点。

周王朝立国数千年,终究还是有一些人望的。

至少,昔日的羽林卫还有不少人在。

他们也被称为羽林孤儿,乃是历代周王精选诸多为国捐躯的将士的子孙,编之成军,为王室之拱卫。

只是,在数十年前,司马家族夺权成功之后,倒也不敢大肆杀戮羽林卫,而是将其打散,置于各军之中。

此外,在地方、大臣之中,也还有部分人不忿于司马氏专权,无礼于王室。

这些年来,这些人也曾有过联合起兵,欲复兴王室,但都被司马氏联合其他门阀世家残酷镇压了下来,牵连灭族了好多。

加上原来的周王及其父辈也的确暗弱,不堪成事。

故此,近些年以来,早已没有人再如此真刀实枪地以复兴王室之名起兵了。

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连王室自己都不能振作起来,光靠那些空怀一腔忠勇的人又有什么用,死一个就少一个。

以至于到后来,绝大多数热血的人都不是死去了,就是心冷了,变成“谁赢了就跟谁”的从众之人。

……

正思索间。

忽然,殿门之外,传来一声声惨叫声。

“啊……啊……”

听声音,再搜索识海中的记忆,古宣分辨了出来,似乎是黄景,他为数不多的亲信内侍之一,正在受某种责罚。

敢当着周王的面、就在他的宫殿外,鞭笞他的亲信,能这样做的,显然唯有司马家族的人!

此外,随着黄景的惨叫声,还有一道得意而不乏狠毒的呵斥声。

“狗奴才,不要以为你进了未央者当差,就了不得了,见了咱家一点礼数都没有!”

说话的人,名叫成保,乃是王宫太监的二把手,也是司马尚安插在王宫中、监视周王的人选之一。

此人向来狗仗人势,有时候连周王的面子也不太给,更遑论此刻鞭笞其亲信内侍了。

不得不说。

身为一代周王,沦落到被家奴欺主的地步,也算是某种悲哀了。

只是,相比于整个大周王朝内部,那些数不尽的、连饭都吃不饱、死于非命的平民百姓来说,无论是周王还是黄景,命运都已经算是好很多了。

至少他们衣食无忧,不至于冻饿而死。

古宣心中早已有了定计。

黄景必须要救,否则他就会进一步寒了他为数不多的亲信内侍的心!

但另一方面,对于黄景被打一事,他并未出面,也不愿打草惊蛇。

他唤来了殿门处另一个贴身内侍,尔后从身后的箱子中取出一个黄金扳指,让贴身内侍去送给太监二把手成保,让他手下留情。

不一会功夫,鞭笞声终于停了下来,贴身内侍也搀扶这黄景一瘸一拐地回来了。

身为司马家安插的人,成保当然不敢收那个黄金扳指,否则第二天他就必然为司马家族所灭杀,成为一具死尸。

但周王尽管已经落魄,但毕竟还是名义上的王朝之主,且如此低姿态下来,成保也最终十分得意,再略施小惩之后,放过了黄景。

这不过是一个小插曲而已,但也让古宣认清了自己这个周王的身份与处境。

留给他的时间,真的已经不多了。

而留给整个大周王朝中那些身世悲惨的平民百姓的时间,更是不多,尤其是边疆地区被异族残酷戕害的人们!

接下来的数日。

古宣都在极力不引起司马氏警觉的情况下,与宫殿中的宫廷侍卫、奴仆和官僮等人交流,或是谈心或是恩赏,大致明确了一些人选。

……

这一日上午,正是五日一次的大朝议。

大将军司马尚本人并没有出席,而是派出了其三弟司马固为代表。

这些年以来,司马尚很少进宫,根本不给周王有任何可乘之机。

而司马固此人,职位为中护军将军,亦是一位出身军旅、周身散发肃杀之气的狠厉之辈。

凡是其眸光所向,许多大臣无一不是低眉俯首。

无他,这个司马固是真的会杀人,甚至是当庭杀死异己之辈。

而这一日,古宣也做了一次小小的试探。

在朝议中间,他插入了一句话,询问关于羯族在洛城烧杀淫掠一事,是否有处置的措施

他所询问的对象,有兵部尚书,也有户部尚书等,都是司马家族的心腹。

这显然让群臣都大吃一惊。

因一直以来,高居于王座之上的周王,都只是一个吉祥物般的存在,很少发言且不说,即便是偶尔有言语,也只是附和司马氏。

而今这是怎么了,居然还关心起远在西京的战事了

这样的举动,毫无疑问是引来了司马固的冷冷低喝,“王上,此事不是早有廷议了吗,如何又再提出此事”

司马固所谓的“早有廷议”,自然指的是允许羯族抢掠洛城,朝廷不能干涉太多。

“哦,朕只是痛惜那些死去的臣民……”

古宣的脸上,有悲哀的神色显现,这也是发自真情实感,因来到这片大地之前,他的确感知到了那一惨状。

司马固一看,今日的周王居然还惺惺作态地收买起臣下来,不由眸光中凶戾之色大作。

下一刻,就有他安插的太监很有眼力地,在背后拽古宣的衣服,同时几乎微不可察地在古宣背后说“王上慎言。”

而古宣也终究还是没有再说话。

但他也终究还是看清了下方诸位大臣的反应。

有人面露愤怒,有人面露不忍,有人神色悲哀,也有人神情微眯,不一而足……

在这种局势下,众人的反应都逃不过古宣的眼睛,显然这些人,并不与司马家及其联盟穿一条裤子的。

而如此以来,也达到了古宣的目的,让他对明日的最终行动,有了更多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