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487章 斩杀闻香教徒(下)(已修改。)(1 / 2)

奉天城内有人道气运护卫,能镇压城中妖修,若是遇到敌袭,也会给城主预警。

奈何,这次碰到余书洋布阵,他以城中的“人煞”为根本,将其炼化成煞气地脉,丝毫没惊动人道气运。

人煞本就是人气所化,其中包含了生民怨怼之情,如巷中的淫煞,除了淫邪之气,又包含多少妓子的血泪。

说来,也是赵世侯倒楣,因为奉天城内白夷、犬夷的祖坟,他特意用人道气运遮蔽地脉,试图毁坏夷人的阴德气运。

余书洋没有地脉勾连,这才用玄武龟书推演,找出用“人煞”布阵的法子,也算歪打正着,冷不防的让赵世侯吃暗亏。

隔着城主府,余书洋、赵世侯隔空对话,从刚开始的索要闻香教徒,到后来对着骂街,一人一妖都动了肝火。

期间,扫霞童子跟神臂营对战,两边互有来往,雷运大道化作五雷城,朝着城主府狂轰乱炸。

神臂营的五百军将也没闲着,血煞孽气炼制的铁箭,一轮又一轮的朝外射。

双方都陷入到了僵局,九曲黄沙阵隔绝城主府,使得人道气运没反应,赵世侯最大的杀招使不出来。

城主府乃是洞天法宝,余书洋、扫霞童子打不破城主府,也伤不到赵世侯他们。

余书洋凭借太岁龙神庙灵应,能够感受到奉天城的气运沸腾,城外刘显宗带着白夷兵,跟守城将士打的也是难解难分。

若非他布置突袭城主府,说不定这会,人道气运就能加持九门护军,那个时候,白夷兵只能靠围城硬耗的法子了。

余书洋知道不能再坚持下去,人煞不足以支撑他对耗,毕竟不比地脉布阵,有源源不断的地气支撑。

催动灵芝如意,一边让太阴寒蝉放出悲鸣,通过声音侵入城主府,另外一边全力运转九曲黄沙,消散红缨铁枪的灵文法禁。

这根铁枪虽然被他困住了,九曲黄沙道也被其钉死了,两者也陷入到了对耗的境地。

余书洋将腰间的乾坤长蛇袋摘下,说道:“长蛇童子,你持五眚太岁鞭,帮着扫霞童子对敌。”

长蛇童子只有一道乾坤道禁,相比扫霞童子要弱许多,不过,他是血肉炼器,能够催使别的法器。

吩咐完长蛇童子,余书洋晃动手里的洞渊玄天旗,引动星天弱水,显化出玄水冥河,直接对着城主府侵蚀而去。

洞天玄天旗也是一件准法宝,只能引雷渡法宝劫,被余书洋一直拿在手里,死命的压制不让突破。

这会能催动道禁施法,也是消解余书洋的压力。

天河弱水、冥河黑水、归墟玄水,三水混合成一体,把城主府整个侵泡起来了,仿佛被洪水侵蚀。

一时之间,城主府这件法宝,也跟红缨铁枪一般待遇,都在不断的被剥离灵文道禁。

城主府中,洞天空间也开始抖动,洞天法宝与妖仙开辟的福地类似,都是一方独立的乾坤空间。

不过,妖仙的福地洞天,乃是依靠地气、地脉造化而成,福地洞天的根基还在妖仙的身上。

而,洞天法宝则是祭炼法禁,就跟天罡禁、地煞禁炼宝一样,都是用灵文一层层祭炼,最后化作洞天道禁,在法宝中开辟一方独立空间。

洞天法宝极难炼,就比如乾坤长蛇袋,也能开辟乾坤空间,跟洞天法宝根本没法比。

那洞天法宝内成世界,内里时间可调节,能随心意加速、放慢。

平时,赵世侯根本舍不得动用洞天道禁,城主府内生活着赵氏族人,其中不少都修为低下,根本架不住时光的快速流逝。

此时,面对玄水不断侵蚀,以及神臂营的僵持,赵世侯终究还是怕了。

人族王朝更替,留下了多少旧朝王室,有多少王族消失的无影无踪,赵氏能一直绵延不断,最大的依仗就是这件洞天法宝。

赵世侯根本不敢犹豫,忙着敲锣召集族人,他必须动用杀手锏了,这会他啥也不顾忌了。

族锣一响,牵动赵氏弟子血脉,凡是洞天内的,无论是闭关修炼的,还是做什么的,都要往前庭来。

首先来到是族中的后辈,他们大都没闭关修炼,感受到族锣的召唤,就忙不停的赶来了。

其后则是内眷女子与幼童,这些人相对迟缓一些,平时都在深闺内宅不出来的。

最后则是闭关修炼的耆老,以及躲藏的闻香教徒,说起来,闻香教徒早就听到对骂声,一直躲着不敢出来。

自从龙神庙建成,龙神灵应落下,闻香教徒们都纷纷躲入洞天内,他们早就知道会被龙神惩处,却不想报应这么快爆发。

“赵氏族人们,杀劫兴起了,咱们又遇到劫难了!

洞天外,龙神庙的报复来了,那恶徒操纵邪法隔绝人道气运,如今,也不知道城中的兵将如何了!

现在,城主府外有一股贼水,不断的侵蚀洞天法宝,这可是咱们赵氏的立族根本,不能有半点损毁。

把老少爷们叫过来,是跟大家商量一下,须得加速洞天的时间,以此破灭外边的贼子!”

赵世侯话音刚落下,随即一阵哭声响起,洞天法宝内时间加速,赵氏弟子的寿命并不延长,那没修为的、阳寿快耗尽的都得死。

闻香教徒中领头的站了出来,对着赵世侯大礼参拜,说道:“世侯,那贼子是为了报复我们,不如,就由我等代死吧。

只要能平息贼子的怒火,一切都好商量,没必要行此下策啊!”

赵氏族人都是血肉至亲,更何况经历过王朝覆灭,族人之间若是不团结,早就落魄乃至覆灭了。

赵世侯闻言也是老泪,他执掌奉天城几百年,从来没受过如此困境,只觉得肝肠寸断!

“赵氏迁居奉天城,也有两千多年,何时受过必等大辱!我无颜见先辈列祖列宗呢!”

赵氏耆老纷纷上前,劝慰赵世侯振作,不要太过难过,杀劫当头,不能再拖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