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是一名大将,”张辅不敢、也不便提那个“帅”字,“有大将军成国公在,我愿做先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管保那黎贼无处藏身,乖乖受降。”
“勇气可嘉,”金忠一笑,“你的方略是?” 张辅目视前方,侃侃而谈:“交趾山高林密,河流众多,道路险峻,大军深入这种险地,首先要厘清气候、地势和敌情,以防敌兵设伏;其次是协调各部,步步为营,齐进齐 退,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不给敌兵以可乘之机;其三是粮饷充足,医药齐备,对陌生之 地不抱一点筹粮、就医的想法。有了这三点,即使不胜亦能全师而还。”
“文弼错矣!”金忠叹道,“交趾之境一旦踏入,除非全胜而无全师而还之理。交人凶悍,即使降附亦反复无常,故必战战胜算,摧枯折朽,不给敌以丁点儿喘息之机。至于战术,还要考虑重金雇用当地人以为向导,使自己耳聪目明,洞见千里,而不为敌兵所陷; 再就是剿抚并重,用弩炮攻其坚、攻其身,用仁治俘其心、荡其志。分化敌兵、敌众,毕竟大明天威所在,争取一切心向我国之人。正所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张辅大觉受益,一揖到地,又说了些南疆风土民情之事,才告辞去了。
解缙连续多日不曾上朝也不曾去文渊阁,心中憋闷,无处发泄,七八岁的儿子祯亮跑 进来要父亲教他写诗,被他瞪眼嚷了出去,妻子知他心中苦闷,忙把大哭的儿子揽在怀里。 解缙满肚子的话就想找人说说,找谁又都不合适,内阁的几人根本无济于事,部院大臣中 金忠、夏原吉说得来,可二人现在谁也不反对皇上南征了,心中责怨又毫无办法,听说皇上已颁旨南征,他心急火燎,晚间不得不硬着头皮来到夏府。
夏原吉的住宅位于朝阳门外的朝阳街上,院门不大,里面还算宽敞。大门、二门的两进院落正堂、后厅一应俱全,只是有些破旧。葬礼上,他把皇上赏赐的钱全给了恩师郁新的家人,自己手中又无多余的钱,奉旨修饰基本成了一句空话,只把墙面粉了粉,把漆皮剥落处的廊柱上了漆,新旧交错,深浅不一,看上去不伦不类。夏原吉自嘲道,倒应了东坡的诗,横看成岭,侧看成峰嘛!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