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8章 使撒国给事中遭囚 战西域帖木儿称霸(5)(2 / 2)

我不这样看。 他所谓的世界最强大的敌人不包括中国。洪武二十年以后,也就是十四世纪的最后十几年,他坐拥西察合台汗国、接连战胜或吞并了金帐汗国和伊尔汗国,却还在向大明称臣纳贡,进入九十年代,虽扣留了傅安等中国使臣,却仍迟迟不敢举兵东向。直到本雅失里万里求告,软磨硬泡,他才下定了东征的决心,顺带着帮助黄金家族的本雅失里。

基于某些人的推测,那就让我也猜度一下,如果帖木儿不死,遇上庸碌的建文帝,中国之败在所难免;但若遇上雄才大略的永乐皇帝,以双方都不肯服输的、强硬的铁血性格, 那一定是一场旷世奇古、昏天黑地、天崩地裂的惨烈之战。永乐不是花剌子模可汗摩柯末, 二十年的一线征战早已将他打造成了一流的军事统帅,以逸待劳的他和远道疲师的帖木儿未曾对决而在战略上就已分出伯仲。

再往下,也就不用说了。

“撒马尔罕城知道了帖木儿的死讯后,戒备森严,”傅安回忆,语气已平缓、淡漠, 有了度尽劫波的归属感和胜利感,“因长子早丧,帖木儿的长孙哈里匆忙即位,草草处理 了丧事。其国疆域虽大,国民却稀疏,没有百姓,何谈民心?只靠军队维持。可大军已四 分五裂,哈里再也没有能力像乃祖一样穷兵黩武了。可汗哈里亲到使臣驻地,把臣等迎到 宫内,表示歉意。从此,臣等又是大明的使臣而不是囚徒了,将养了一年多,便遣使臣虎 歹达送臣等回国,又贡马两百匹,就算是恢复旧日的朝贡关系吧。陛下,臣奉使十三年, 虽艰辛备尝,苦险万端,但心在朝廷,根在大明,无日无夜不在思念皇上,思念故土。若 无我大明昭如日月之光辉,强如泰山之威势,早已没了臣的今日。陛下皇恩浩荡,天威远 播,助臣等荣归。臣有不称职者,带去的千五百人,仅生还十七人,此臣之大罪也!”说罢,挪动着跪在地上,又一次潸然泪下。

永乐看着这个和自己年龄相近却已须眉尽白、瘦得走了形的人,无限感慨,不用再怀疑什么,这足已能说明一切了。

“爱卿请起。十三年的朔漠风沙着实不易,虽备极艰辛,志节益励,心有大明,不辱 使命,朕又看到了今日之张骞、苏武。对归国的十七人朕将着礼部、户部叙功并大加赏赉; 死难者厚恤家属。至于撒马尔罕,既然不想构兵,朕岂是黩武之人,明天朕见一见来使, 然后由礼部款待并予以赏赐,遣使祭奠帖木儿,对哈里等赏以银币。你好好的将养一段, 让那个来使虎歹达多留些日子,你最熟悉那里,再为朕辛苦一番,还随他回访,以示我大明怀厚天下之心。”

“臣遵旨。但臣将养与否似不重要,虽已近知天命的年纪了,这把老骨头也是风沙里 历练过的,挺得住,陛下认为何时动身最好,臣即赴行。”

“好好,朕深解你一片赤诚之心,和礼部郑尚书议后再定。” 傅安出去,永乐满心欣慰地又开始踱步,傅安归来的最大喜讯就是来自撒马尔罕的巨大威胁解除了,郑和的任务也减轻了,虽然瓦剌、鞑靼不时寻衅,但眼下不会有大的战事, 借着西北边疆的安定,治水,修河,屯戍,要好好增强一番国力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