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来我们可就都慌了,任谁在大巴车迎面冲向自己的时候都会慌张的,本能地自保意识嘛。慌乱之中也不知道是谁大喊了一句:“快闪啊!”
有一句老话叫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现在就是如此。闪?谁都知道应该要闪,问题是往哪里闪呢?
我们本来就是站在公路边上的,再往外就是那条深沟了,应该是护路用的防护沟,估计平时主要是防水排水或临时清扫和堆放山体落石与杂物用的。沟底距离我们立足之处的地面有十几米的落差呢,好几层楼高呢。难道要我们都闪到沟里去吗?那和让我们直接跳楼也差不多了。
往路当中闪吗?大巴车车宽接近两米五,它现在正贴着靠近我们这一侧的路面行驶呢,我们谁敢在这个时候向路当中闪呢,那不等于主动撞车自杀嘛!
调头向后闪?往回跑?可问题是有几个人能在公路上跑得过三十迈的车辆呢?即便是跑得过,可现在也已经来不及了,大巴车离我们已经不到五六米远了,谁又能有这么快朝后启动的速度呢?
往前闪?那也太需要勇气了,迎难而上绝不是这个意思,应该用找死来形容还差不多。
无路可去,无路可逃,我想这就是我们现在的处境。人总会走到这一步的,当每个人的生命终结的那一刻就会有这种感觉,无能为力的感觉。
说到底我们此时只有两个方向可以去,一个是向上,上天;一个是向下,入地。可这两个方向好像没有哪个活人想去,而且一个人死后到底会向哪个方向运动好像也不由我们自己的主观意愿决定,据说它得看行动,看我们每个人生前的具体表现。
我一直认为这种说法很荒谬,因为它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人类求生的本能反应。
现在在我左侧身边有两个人,一男,一女,一个是小皮,一个是未来。他们都比我年轻,都比我更有活下去的理由,也都比我更有求生的意愿。所以在危急关头他们做出了完全不同的选择,求生的选择。一个向上高高地跃起,一个向下就地卧倒了。不得不说他们俩的选择和反应都超出了我的想象,以至于我根本就没能来得及模仿他们,也模仿不了。
向上跃起的是小皮,从他这奋力地一跃不难看出他的弹跳力是惊人的。匆忙一瞥之间我粗略估算他双脚离地的高度已经超过一米四甚至是一米五了,反正绝对是比我要强得多。更为难得的是他这一跃是原地垂直起跳,没有助跑,没有热身,完全是仓促之间一气呵成做出来的。这要是在平时我绝对得为他喊一声好,真心地喝一声彩,可现在的问题是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难道他认为被大巴车前挡风玻璃撞中比被大巴车车头铁皮撞中要轻吗?死去之后的遗容要更美观一些吗?在空中死去比在地上死去更优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