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倒没有,不过饭后闲谈而已,现如今谁也不敢对她不敬重,”小公爷实话实说,“陛下如今推行女官制,你方才口中所说男女不公已经在逐步解决。”
“但没个三五年也难有成效,”迎璜将他从单子寅那里听来的一套学舌说出来,“这就涉及到我方才说的另一层,出身不公。”
“女子都能当官了,还嫌不公?”
“不论文举武举,皆要走科考,你当什么出身的人都能读得起书、学得起武?”
这有些突破小公爷的认知。
迎璜用更通俗易懂的话说出来:“小柳儿若是想当科考,她考得上吗?”
自然是考不上,首先她没钱去买昂贵的书册,其次她还得干伺候人的活儿,哪儿来的闲工夫去刻苦读书?
有名的先生也不是有钱便能请得来。
再加上许多人资质平庸,即便再如何努力,在有天赋之人面前,也是根本比不过。
“人人擅长之事本就不同,拿我来说,读书读不进去,武斗打不过人家,可我经商就能胜过于你。”
士农工商,商户地位极低,有钱也无出身,难教人敬重。
小公爷也没想过要在经商一事上赢过他。
“你好像很骄傲。”
迎璜挺直了腰杆:“我当然骄傲,虽不能为官光宗耀祖,却也能有本事赚银钱养活自己,你若是没了父母,有本事养得活自己吗?”
小公爷打出生便能承袭家中爵位,并不需要认真读书去科考,他也没有雄图壮志非要去造福百姓,成一代名臣。
有人伺候着,锦衣玉食的过日子,根本不必为任何事操心,这样的日子有什么不好吗?
非要去证明自己有能力做什么呢?
小公爷本想实话实说,又觉得自己这样说会被迎璜看不起。
迎璜也能猜到他心中所想,不必他亲口说出来,也要看不起他:“眼下大楚国泰民安,陛下是开明圣君,国库充盈,还养得起你们这些富贵闲人。”
可不是么,小公爷心想,我命可真好啊。
可紧接着迎璜就又道:“你是好了伤疤忘了疼,且细想想,先帝在时,你日子可有这样好过?”
赵乾登基到现在还不到一年,却有恍然再世为人之感,赵堃当政时遥远得仿佛是上辈子的事了。
那时候国库空虚,这些吃闲饭的世家子弟,日子的确是没如今好过。
小公爷那时候都没钱吃喝玩乐,过得比迎璜差多了。
他至少是没钱去怡红院的。
那里的姑娘身价都高的很。
当然了,国公府的教养也是不允许他去逛青楼的。
小公爷一下陷入了沉思。
迎璜满意了,小公爷又怎么样?还不是跟他一样,第一次听到单子寅这些话的时候,一愣一愣的,像个傻子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