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二百零五章 大结局2(1 / 2)

刚刚下了朝又被叫了回来的大臣们怨声四起,他们天没亮就起床,到现在还没吃早饭呢,早就饥肠辘辘。

“不是刚下朝吗,怎么又把我们叫了过来,是出什么事吗?”

“不知道,我猜应该是一字并肩王的事吧。”

一般只有出了大事才会召开紧急会议,但上官景越狱已经过了两天了,当天都没有说这事,怎么突然间又提了呢。

大家一头雾水的往金銮殿走去。

一个官员突然想起有个奏折放在马车上忘记拿了,便急匆匆的往宫门赶去。

还没有到宫门口,一个禁卫军把他拦住:“大人,请往金銮殿走。”

官员解释道:“本官忘记了还有重要的奏折放在马车上,去去就回。”

禁卫军却似笑非笑的说道:“已经不重要了,请回吧。”

心急如焚的官员没有听出禁卫军的弦外之音,他还一个劲的说这个奏折很重要,如果耽误了,后果可不是一个小小的禁卫军能承担得起。

他并不是耍什么官威,而是说的是事实。

但任凭那位官员如何解释,禁卫军就是不放行。

这可把那位官员急得额头上的汗水都出来了。

一个小头目看到他们两个叽叽歪歪了那么久,走了过来,非常不客气的拿起武器对着那名官员,面无表情地说道:“大人,你再不进去的话,休怪我等对你不客气。”

那个官员顿时被吓到了,他何曾受过这种待遇,顿时吓的颤颤巍巍的走了。

但他却多了一上心眼,总觉得今天的气氛有点不对,似乎有什么大事要发生。

然后他就看到了大批大批的禁卫军穿梭在各个宫殿里。

他心里一咯噔,难道真的出事了?

他打算去另一道宫门,却又被赶了回来。

这次没有那么幸运,他是被禁卫军押着进了金銮殿。

但一刻钟之后,所有人又被赶到了乾清宫门外。

此时的后宫,所有人大气不敢喘,只因到处都是禁卫军,勒令她们全部回自己的宫殿,并把大门锁好,凡踏出大门者杀无赦。

这情景让大家想起当初王图造反的时候,整个皇宫也是如此紧张的气氛。

现在回想起来仍然心有余悸,该不会噩梦重现吧?

御花园里百花盛开,流水潺潺,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花香,此时却无人欣赏。

已经搬出皇宫的各位皇子,被禁卫军请进了皇宫,同样到了乾清宫门外。

此时的乾清宫,已经人满为患,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均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大家猜测最多的就是皇上醒了,可能要宣布什么重要事件,应该和皇位有关。

待所有人到齐之后,容齐从乾清宫走了出来,身后跟着好几位大臣以及御医。

这几位大臣中包括户部尚书、太傅、大司马等。

看到他们出来,有那高职位的官员问道:“三皇子,是不是皇上醒了?”

容齐红着眼睛哽咽的说道:“父皇他驾崩了!”

说完,伸手擦了擦眼角的泪水。

“什么?”

所有人大吃一惊,这怎么可能?

皇上之前的身体好好的,没有任何的征兆就突然间晕倒。

有人说这是被上官景气的,因为上官景刺杀大皇子。

但很多人都不相信,堂堂一个天子怎么可能因为自己的儿子被最重用的大臣刺杀就气血攻心,大不了把上官景杀了,难道一个武将比自己的身体还重要吗。

但容齐执政,反对的人要么被打压,要么被关了起来。

太后直接晕倒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伤瞬间将她击垮。

幸亏御医在此,不然的话,她就危险了。

一顿兵荒马乱的抢救之后,得到容齐的允许,太监和宫女们把太后抬走了。

华贵妃上前走了两步,目光紧盯着容齐:“三皇子,皇上病危,为何不通知我们所有人?”

三皇子红着眼睛说道:“父皇也是突然间醒过来的,等通知你们到来的时候,父皇就走了,御医可以作证。”

一共有五名御医参与了抢救,他们无不悲伤的说道:“今天早上,我等发现皇上的脉相已经变得平稳,以为他是脱离了生命危险,没成想,却是回光返照…”

御医们说了很多,但无人相信他们的话。

从大皇子被刺杀开始,到皇上驾崩,整件事情透露出一种诡异,却又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

大家想进去看皇上,容齐却把大家都拦住,说还有重要的事情公布。

还有什么事情比皇帝驾崩还要重要?

不管是大臣还是后宫嫔妃,所有人全部涌了上去,非要进去见一见皇上的遗体。

但,守在门口的禁卫军可不是吃素的,利剑出鞘,刀尖对着众人,大战一触即发。

最后,却迫禁卫军的压力,众人不敢继续向前。

有人提出质疑:“皇上驾崩的时候有谁在旁边。”

容齐:“只有我和御医以及各位侍候太监和宫女们。”

各种质疑声音瞬间将容齐包围着,容齐却置之不理,任凭大家讨伐他。

然而,还没等大家从悲伤中反应过来,户部尚书直接扔出王炸:皇上临终前,直接将皇位传给容齐。

这下子彻底的炸锅。

没有人见到皇上最后一面,也不允许他们进去看皇上的遗体,更不知道这传位诏书是基于什么原因立下的。

皇后娘娘第一个站出来,她厉声喝道:“不可能,这份诏书是假的。”

她的儿子是嫡长子,是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怎么可能轮到容齐。

她的儿子虽然还在昏迷中,但总有一天会醒过来。

太傅说道:“回禀贵妃娘娘,这诏书我看过,是真的。”

刑部尚书沉声道:“拿过来,本官看看。”

户部尚书皱眉:“你这是不相信我吗?”

刑部尚书如实地说道:“我只相信我看到的。”

有刑部尚书出头,其他官员迅速站了起来,提出要看诏书的真假。

一方要看,一方不给,各自坚持自己的立场丝毫不退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