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敌外有敌
萧家父子效忠大宋是事实,但这“效忠”俩字究竟有多少含金量,就不好说了。
赵孝骞当初也不过是用利益来笼络住他们,除了利益,实在没别的东西能给了。
给感情也是一种办法,但感情是需要长期投资的,如果不是朝夕相处,感情投资很难见效。
所以萧家父子虽然是棋子,但这棋子不一定忠心,棋子也是有思想,有欲望的,如果执棋的人不能满足棋子的欲望,那么对不起,这颗棋子或许立马就会变成祸患。
赵孝骞被罢官的事,不仅引发了大宋朝堂的动荡,就连辽国朝堂也被深深影响,同时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这大约是连赵煦和章惇都始料未及的。
因为一位臣子的罢免,宋辽局势再次风云涌动,边境战云密布,十万兵马因此而调动集结。
赵孝骞没想到,自己居然活成了前世的战神爽文。
战神刚刚回归都市,边境便因他而陷入了动荡之中。
只能说,幸好战神回归都市前,战神他爹没被卖进青楼接客……
不然岂不是被他爹爽到了。
相比萧兀纳的冷静和现实,萧光敬的表情就复杂多了。
他与赵孝骞有过来往,彼此间说是朋友,好像差了点儿意思,但多少是有几分交情的,尤其是,二人还合伙干掉了西夏的小梁太后,萧光敬临时扮演了一下金莲,给小梁太后灌药药……
一起偷摸干过坏事的人,交情终归比普通朋友强一点。
所以听说赵孝骞被罢官后,萧光敬倒是没有幸灾乐祸,反倒是有点为他担心。
“孩儿明日就启程去大宋汴京,面见赵孝骞,”萧光敬道。
萧兀纳摇头,严肃地道:“事发紧急,你今日下午便走,乔装成西域胡商,老夫再给你一支商队,带上一些西域货品,莫被宋人发现你的身份,入宋境后沿途所过城池,若遇盘问,只管用钱打点,万莫与人争执。”
“是,孩儿谨记。”
萧光敬顿了顿,忍不住道:“若是赵孝骞真的不能官复原职,我们难道就不再效忠大宋了吗”
萧兀纳瞥了他一眼,淡淡地道:“当奸细还当上瘾了赵孝骞若不在了,我们有何必要继续效忠大宋”
说着萧兀纳面露冷笑,道:“陛下没说错,宋国皇帝出了一记昏招儿,宋国能扭转当今局势,全凭赵孝骞一人之力。”
“若赵孝骞被免,宋国已然扭转的局势,很快会倒退回当年,辽国不惧宋,所惧者唯有赵孝骞,今日宋国此举,无异于自剪羽翼,愚蠢可笑!”
“既如此,你我有何必要继续效忠宋国宋国还有何前途可言”
萧兀纳一番点拨后,萧光敬顿时恍然,抛开情感不论,冷静下来分析一下,确实如萧兀纳所说,赵孝骞一旦被免,宋国确实没希望了,父子俩就没必要效忠宋国了。
“孩儿明白了。”
…………
大宋汴京。
赵孝骞从大理寺监牢出来后,回到楚王府,老实本分地闭门谢客,在王府里安安分分陪着赵颢和妻妾们。
闯了那么大的祸,总算有惊无险地度过这一劫,赵孝骞感谢大自然的馈赠的同时,也明白自己必须要低调了,至少这段时间内必须低调。
赵孝骞被放出来了,但朝堂并未风平浪静,反而因为刘贤真等人的案子,掀起了惊涛骇浪。
赵煦下旨,政事堂颁文,将刘贤真等人的供状和证据公示朝堂,涉案者共计三十余权贵官员,所有的政局都摆在了台面上,坦然地公示于朝堂百官。
这个举动堵住了许多人的嘴。
供状和证据都在,这桩案子已是板上钉钉,不可能反转了,朝堂上那些杠精们也是有理智的,他们很清楚什么事可以抬杠,什么事最好闭嘴。
比如刘贤真这桩案子,就属于必须闭嘴的范围。
板上钉钉的铁案,你还逼逼个啥敢为刘贤真他们抱不平,你到底存了什么心思你是不是他们的同党
谁都不想没事惹上一身骚,于是赵煦下旨,三日后处斩刘贤真等三十余官员,纵然朝堂震惊,倒也没人敢站出来质疑反对。
刘贤真这批官员犯的事,没人敢吱声儿,但赵孝骞犯的事,出声的人就多了。
严格说来,刘贤真和赵孝骞涉及的案子,看似是同一桩,但它们的性质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