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538章 坦白,经不起大风大浪了(2 / 2)

薛宝钗小心翼翼地将托盘摆在炕桌上。

史湘云、贾惜春、薛宝琴连忙围了过来,齐问:“这就是冕冠?!”

贾迎春和邢岫烟也把头凑了过来。

林黛玉双手捧起那顶冕冠,仔细查看,大顺承明制,皇帝为十二旒冕十二章服,皇太子、亲王用九旒冕九章服,亲王世子用八旒冕七章服,郡王用七旒冕五章服。

从四月初开始,朝廷就开始准备李虎登基的礼服,以及大典上所需要的东西。

皇帝冕服主要由冕冠、玄衣、纁裳、白罗大带、黄蔽膝、素纱中单、赤舄等构成。其中玄衣的制作工艺最复杂,除了玄衣,李虎登基所需的服饰都送来了。

同样,林黛玉的皇后冠服也在赶制,除了九龙四凤冠和翟衣还在赶制,其他服饰也都送了过来。

这些都是贾雨村在负责。

看罢,林黛玉把冕冠放下,满意地点了点头,自己这个老师并没有李虎说的那样不堪,做事还是挺靠谱的。

史湘云盯着十二旒冕看了看,突然想起了:“林姐姐,国号定下来了吗?”

此话一出,众金钗又都把目光一齐望向林黛玉。

林黛玉微笑了笑,并没有答话。

内阁对照李虎的家谱,翻阅了大量的古籍,再加上李三的口述,怀疑他们这一脉是李唐后裔。

若是确定下来,重开大唐江山也还可以,但是新朝继承了大顺的文化与政治,唐为土德,木克土,五行上说不过去。

五行之说玄之又玄,石、孟两位大学士说正确的五行利于新朝的国运之气。

林黛玉给李虎去了急信,若是李虎想要以“唐”为国号,她已经替他想好了说辞,土克水,所以李虎灭了关外的女真鞑子。至于大顺,小皇帝死在了南安郡王手中,已经是亡国了,大离灭亡了大顺。

大离属火德,唐为土德,火生土,这不就行了嘛!

想到这里,林黛玉不禁在心中称赞:我果然聪慧过人!

正想着,门外传来了封氏的声音:“王妃,荣国府的太夫人来了.”

“来坦白的?”林黛玉目光一闪,同时心里松了一口气,“咱们出去迎一迎吧。”说罢,起身走了出去

日落灯升,荣庆堂内外灯火通明。

邢夫人领着李纨、王熙凤在垂花门外候着,贾母回来了。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两盏灯笼领着那顶八人大轿,从内仪门进来了。

轿子停了,王熙凤连忙上前撩开帘子,笑着说道:“老祖宗注意脚下。”

贾母从轿子里走了出来。

见贾母额上满是细汗,王熙凤慌忙掏出手绢,一边替贾母轻轻印干额上的汗珠,一边对跟着伺候的管事媳妇斥道:“越来越懒了,这么热的天,怎么不在轿座下摆放冰块.”

贾母拍了拍她的手:“不关她们的事。”说罢,径直走进了垂花门。

王熙凤连忙跟了上去,搀住贾母的胳膊。

邢夫人、李纨也跟了进去。

门外,一个管事媳妇从轿座下捧出装在镂花紫檀木盒青花瓷胆内的冰块。

另一个婆子将手伸进轿厢内:“挺凉快的啊?”

贾母向荣庆堂走去,心中叹了口气,想起刚才的情景,心中又是一阵后怕。

林黛玉虽然什么也没说,但贾母明白,被贾赦说中了,李虎和林黛玉早就知道了此事!

唬得她没敢提贾探春的事,喝了半盏茶就回来了。

好险,若非听了贾赦的话,去李家坦白此事,后果不敢想象哪!

想到这里,贾母掏出手绢擦了擦额上的汗珠,心中苦笑:老了,经不起大风大浪了!贾家也经不起大风大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