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311章 覆没的超级城市(2 / 2)

都大概率会是苏武一方大赚特赚。

调整完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苏武再一次地将目光放到了遥远的太空上。

在地面传输电力,终究还是不如通过卫星传输方便。

可一套大型电力传输装置,最远虽然可以将电力传输到1000公里之外。

但相对于浩渺的太空,这个距离却微小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不说别的。

仅仅是此刻正高悬于同步轨道上的伊甸园卫星。

就距离地面3万多公里。

1000公里只能触及到它的一个零头。

而在距离更近的近地轨道上的卫星,却又不可能始终停留在同一个地方。

想要达成使用卫星作为中转,实时传输电力的设想。

必须采用多个近地轨道卫星组网的方式,才有可能实现。

“大型电力传输装置,总质量超过200吨。”

“考虑到在当前恶劣的太空环境下。”

“还必须具备一定的防御能力和机动能力。”

“最终一颗具有传输电力功能的卫星,总质量至少要在230吨以上。”

“而目前掌握的航空火箭。”

“最大的运载力只有20吨左右。”

“至少要连续发射十几次,才有可能把一颗电力卫星送上近地轨道。”

“并且后续还要在太空中,将它们组合安装在一起才行。”

“难度系数又高了几倍。”

只是稍微想一想。

苏武就能感受到其中的难度,不是他现在可以挑战。

不过,也不需要再等太久的时间。

只要未来七代战机研发成功。

制造出空天母舰级别的近地轨道运输船。

用卫星进行电力中转传输,就不再是幻想。

4月10日。

在商队列车将第2批400万镇海人转移到江河市的时候。

距离海岸线100多公里外的镇海市避难所。

终于在坚持了数天以后,再也承受不住越来越剧烈的地质活动。

先是居民安全区和出口车站之间的通道。

被巨大的力量扭曲折断。

整个居民安全区本体,全部滑落入下方的火山岩浆之中。

接着已经成为一个空壳的燃油油库。

墙体破裂。

大量在岩浆的加热下变得滚烫的海水,汹涌而入。

在短短几分钟内。

便将偌大的仓库彻底填满,冲刷到了仓库与外界的隔离门上。

最后。

七条连接车站的海底通道。

先后不一地被震裂成了数段残骸。

将仍然在里边穿行的数千辆地铁列车和大中型货车。

全部埋葬进了海底。

这个时候。

尽管经过快速水泥特别加固的7座出口车站。

仍然还能坚持。

但外界已经从偶尔出现,变成了日常的剧烈海底震动。

却让修复海底通道的代价。

提升了无数倍。

不再具有可行性。

从镇海市避难所抢救物资的行动,就此正式宣告终止。

苏武在这场行动中。

最终总计获得了约9200万吨普通物资,8000万立方米燃油,以及数十万吨的稀有资源。

基本把镇海市避难所掏空了大半。

虽然最后那里面。

仍然还有大约4000万吨普通资源,数千万居民日常所使用的大量轻工业产品,以及保证避难所运行的各种各样的基础设备,没有来得及运走。

但相比于收获,这些其实已经不太重要。

“暂时就让它们,沉睡在出口车站里边吧。”

“等未来科技升级到一定程度。”

“能够以低成本的代价,抵御住频繁的地震和超越音速的风暴以后。”

“再去接手那些没来得及运走的资源。”

有些惋惜的最后看了一眼,只剩下了7座出口车站的镇海市避难所。

苏武下达了让滞留在那7座车站内的机器人军团。

自行从海底返回的命令。

和人类不同。

机器人军团不需要任何维生设备。

有足够的能力,可以直接在水中活动。

只不过,在目前混乱的海底环境中。

这些机器人想要跨越100多公里的距离,成功踏上海岸线。

不损失一半以上的数量,基本不可能实现。

对于这些损失。

苏武早已有所准备,并没有太过心痛。

机器人们在过去几天里创造出来的价值,已经超过了它们本身价值的许多倍。

算是死而无憾。

而结束了对镇海市避难所的搬迁工作。

意味着苏武的势力范围的边缘。

转移到了以临海避难所为主的海岸线那里。

从此以后,除了仍然还在持续,但规模已经逐渐开始缩小的对海底其他避难所的搜救以外。

苏武的防御中心。

将可以彻底放到临海山区的那些临时仓库那里。

“临海山区,目前是以工厂,机器人,还有无法食用的普通资源为主。”

“不存在任何人类和食物。”

“对于紫晶体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因此也不会有多少防御压力。”

“留下大概10万台普通蜘蛛机器人,以及一辆先驱者级陆地驱逐舰坐镇,差不多就足够了。”

“剩下的武装力量。”

“可以全部跟着商队列车,还有剩下的2000多万没有来得及转移的镇海市人口。”

“只要在未来十几天内。”

“把这些人口也带到农家小院。”

“接手镇海市的任务,就算圆满完成。”

“下一阶段。”

“就该开始着手针对萧江行省的行动了。”

对于从宋鸿手中交易过来的萧江行省。

苏武报以极大的期待。

不只是它拥有两倍于镇海市的人口。

还有它那里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那座超过1000万储量的铜矿。

让苏武忍不住有想要亲自赶过去挖掘的冲动。

因为铜矿。

正是制作雪地运输车和陆地战舰最重要的基础材料之一。

只要拥有充沛的铜矿石供应。

苏武立刻就能再掀起一场大规模的生产活动。

将在接收镇海市的资源后。

本就跳跃式的增长到450支的商队列车。

继续再扩充到600支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