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315章 十载辛劳似有成(1 / 2)

今年可是朱载坖登基十年,朱载坖在皇位上已经坐了十年,按照自己的历年已经执政十年了,在朱载坖和一众臣子们的推动下,大明这艘大船终于从原本的航道上有了缓慢的偏移,虽然看起来似乎朱载坖的改革与原本的隆万新政区别不大,但是朱载坖很清楚,只要能够坚持下去,还是会有不一样的结果的。

今年不仅仅是朱载坖登基十年,也是大明开始有变化的时候,总督河道工部尚书潘季驯向朱载坖上疏,请求对河南境内的大小河道进来大规模的修整加固,同时在潘季驯也点明了河道淤积,水旱无时的根本原因,就是由于山西河南等地为了开垦更多的耕地和获取燃料,大量砍伐树木,导致河水泥沙含量增加,河道淤积严重,致使堤坝对于洪水的抵御能力降低,河道淤积严重。

所以潘季驯上疏朱载坖,一方面要在陕西、河南等地鼓励种树,减少砍伐树木,涵养水土,同时要加强对于河南、陕西的水利设施修建,减少发生水旱灾荒的可能性。

朱载坖将潘季驯的奏疏下部议,对于兴修水利,群臣们都是支持的,不仅要在陕西、河南,在京畿和大明的其他地方也要兴修水利,防止灾害的产生,同意根据皇庄的试验,在陕甘等地推广土豆的种植,在南方推广红薯的种植,尽可能的提高粮食产量,和百姓抵御灾害的能力。

同时禁止陕西、河南等地的滥砍滥伐,鼓励百姓种树,朝廷出资,成立专门的官署,负责在陕西、河南等地开采当地的煤矿,用煤炭取代木柴成为百姓主要的燃料,不过对于矿禁,朱载坖并不打算随意放松。

原因很简单,开放矿禁有两个问题,第一是朝廷的榷税怎么保障,抽分之法还没有确立周全之前,朱载坖不会放松矿禁的,当然更加重要的问题是一旦开矿,就会导致大量的丁壮聚集,这些人为了暴利,抢夺矿场,到时候聚众械斗,甚至反抗朝廷,地方官府不能镇压,那就是大麻烦了,在朝廷没有完成对于地方的加强控制之前,矿禁不能开,这点不仅是朱载坖这么认为,重臣们也都是这样认为的。

现在对于开矿,必须先控制在朝廷的手中,决不能放任民间开矿。

朱载坖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措施的发布,首先是经济方面的措施,继续推广朝廷银钱的使用,命令以五年为期,废两改元,市面是只准流通朝廷的制钱和银钱,不准再使用银两,现在少府监铸造银钱的能力已经提升到了每年八百万两,制钱六十万贯,同时工匠们还是用了新的工艺,使用压铸法铸造的银钱,拥有优秀的尺寸精度,也增加了民间仿造的难度,虽然这种压铸机械很原始,但是对于民间来说投资也是很大的,只有朝廷这样大规模生产才有利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