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国公戚继光的乌纱帽上还沾着些许雪粒,正与身旁宁国公李成梁说着辽东近日的马政……
而很多官员也都在交谈……
他们现在还没有进入帐篷落座,都在帐篷的前面三五成群。
此时他们等待着皇帝陛下前来,行礼赐座结束后,他们才能按照安排好的名册,进入各自的帐中落座用宴。
忽听得午门城楼上钟鼓齐鸣,三十六名太常寺乐官鱼贯而下,手中的柷敔发出清越之音。
当十六盏九龙戏珠宫灯从城楼转角处转出时,百官自觉按文东武西列成两班,靴底在青石板上叩出整齐的节奏。
朱翊钧扶着皇后林素微的手拾级而下,冕服上的十二章纹在灯火下明灭可见。
林素微的九龙四凤冠垂着七重珠翠,每走一步便有细碎的碰撞声,与远处太液池的冰裂声相得益彰。
待帝后在主帐前的鎏金交椅坐定。
张居正率先撩起官服前襟,膝盖触地时带出衣料摩擦的窸窣声。
随后百官在张居正的带领下行礼跪迎帝后的到来。
\"众爱卿平身。\"朱翊钧的声音透过十二旒冕珠传来,带着胸腔共鸣的浑厚。
“谢陛下。”
待官员们全部站起身后,朱翊钧目光缓缓扫过眼前这一片身着朝服的臣子,声音清朗,在这寒夜的午门外悠悠传开:“今日,朕与诸卿于这午门外帐篷设宴,诸位或有疑惑。”
他微微顿了顿,眼神中闪过一丝追忆:“往年礼部呈报名单,能得赐宴者有三百多人,可那华盖殿,却最多只能容纳二百人……”
“如此一来,便有百余人只能在殿外,无法真正领受朕的赐宴,朕每念及此,心中实难畅快。”
“今年在京官员,共计六百有奇。朕想着,诸位皆为朝廷肱骨,不论官职大小,都应齐聚于此,共享君恩……”
“自朕登基以来,诸位爱卿尽心辅佐,为我大明江山社稷不辞辛苦。朕虽居于宫中,却也知晓你们的付出。今日这场宴,便是朕对诸位的谢意。”
说罢,朱翊钧举起手中酒杯,身姿挺拔,面容庄重:“朕先饮此杯,以表诚意。”
言罢,仰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而后,他抬手示意:“诸君落座,今夜,且让我们抛开朝堂规矩,畅饮一番。”
“谢陛下!”百官齐声应道,声音在夜空中回荡。
众人开始进入帐篷……
依序落座,一时间,帐篷内响起桌椅挪动与衣袍摩擦的声音……
与以往赐宴一般,朱翊钧也是饮酒三杯后,便让冯保宣旨,赐宴之后的恩赏……
这次恩赏跟以往规制一般。
等到冯保宣读完旨意后,朱翊钧便带着皇后返回皇宫,各自换了常服,去了陈太后的宫殿用家宴……
午门外的宴席还在烛火中浮动,北京城的百姓们也都关住院门,过着属于他们小家的大年……爆竹声不绝于耳……
当然这副盛世场景,出现在大明各个州府,但在万里之外的戈壁滩,却在酝酿着一场即将到来的杀戮……
………………
说实话,老李的话说的太满了,不过人设不能崩,前天还是真男人,不能只过了一天,人设都没了……我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