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等人在激战中听到了孙权的呼喊,他们艰难地转过头,望向站在马车上的主公。
尽管他们嘴上念叨着“主公”,但由于战场上的嘈杂声太大,他们根本听不清孙权在说什么。
锦帆军的将士们似乎心有灵犀一般,同时停下了攻击的动作。
紧接着,马车旁边的士兵们异口同声地重复了孙权说的话,声音洪亮,响彻整个战场。
太史慈、周泰和朱桓听到这声音后,也都如条件反射般地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站在原地,一动也不动。
邢道荣见状,急忙下令让士兵们上前,将他们的兵器夺下,并迅速地用绳索将他们紧紧地捆绑起来。
而在远处,正在撤退的周瑜和江东军也听到了这阵呼喊声。
他们不约而同地转头看向孙权所在的方向,只见孙权站在马车前,身影高大而威严。
江东军们看到这一幕,原本慌乱的脚步也渐渐停了下来,纷纷放下手中的兵器,不再逃跑。
丁奉见此情形,立刻命令士兵们将这些放下武器的江东军看押起来。
然而,就在几名士兵准备上前捉拿周瑜时,周瑜却突然用力推开了他们,然后步履蹒跚地朝着孙权所在的方向缓缓走去。
周瑜的步伐显得有些沉重,仿佛每一步都需要用尽全身的力气。
他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有些孤独和凄凉,但他的目光却始终坚定地落在孙权身上。
周瑜身边的锦帆军见状,纷纷举起手中的武器,准备对他发起攻击。
然而,丁奉见状,连忙高声喝止,他对周瑜的举动感到十分好奇,想要看看这位仪容秀丽、威风凛凛的敌将究竟想要做什么。
就这样,周瑜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一步一步地朝着孙权的马车走去。
锦帆军的士兵们虽然对他充满敌意,但却都没有上前阻拦,只是静静地看着他,仿佛在等待着他的下一步行动。
周瑜的心情沉重无比,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他的眼前崩塌。
他无法接受江东如此迅速地溃败,这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料。
他对自己充满了自责和悔恨,觉得自己没有尽到保护江东基业的责任,甚至让少主孙权落入敌手,这让他感到无颜面对先主孙策的在天之灵。
周瑜缓缓地朝着孙权的马车走去,每一步都显得异常艰难,大概只有百余步,但却走出了一辈子的感觉。
当他走到孙权面前,双腿像是失去了所有的力气,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他的目光落在孙权身上,眼中充满了深深的愧疚和自责:
“主公,末将无能,未能护您周全,致使今日之败。”
孙权看到周瑜如此模样,心中也不禁一阵酸楚。
他连忙摆手,示意周瑜不必如此,然后说道:
“公瑾,今日江东之局并非你一人之过,实乃时运不济。
你已尽力,不必自责。
如今形势所迫,你让兄弟们降了吧,也好保全身家性命。”
周瑜听了孙权的话,心中虽然百般不愿,但他知道这是目前唯一的选择。
他深吸一口气,站起身来,转身面向太史慈和江东军所在的方向。
他用尽全身的力气,大声吼道:
“遵主公之命,全军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