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交到胡将军手中,切记不要走漏了风声。”
李自在手下的亲信也意识到这件事儿不简单,便避开府中眼线偷偷溜了出去。
李自在口中这位胡将军名叫胡征,是江西布政司的守备军,作战十分勇猛指挥有方,可是只要是人就会有缺点。
这个胡征平日里喜欢在军队采买上,搞些手脚中饱私囊,有一年可口军饷重大,手下士兵怨声载道,当时事情闹得很大颇有鼎沸之势,后来这件事儿被李自在查出来了。
当时李自在也没觉得这是什么大事儿,太平盛世买卖官职贪污腐化很常见,更别提克扣军饷这样的事情了。
封建社会的体系比较有趣,就是因为血缘、贪腐、包庇各种各样错综复杂对社会体系十分不利的行为才得以稳定,最终也是因为这些乱七八糟的关系网才走向灭亡。
所以李自在没有选择检举胡征,而是卖了他一个人情,把这件事儿告诉给了胡征。
胡征对李自在感恩戴德,谁让把柄在人家手上呢,赶紧亲自面见李自在,自然是千恩万谢,表示以后只要能用的上一定赴汤蹈火。
现在李自在正在谋划一个巨大的阴谋,他想要一举歼灭所有参加名剑大会的武林高手,可是仅仅凭借锦衣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样一来就必须有军队的支持才行。
李自在的亲信也猜到是怎么回事儿,六百里加急中途歇马不歇人,将信送到胡征手上。
胡征看完了信是左右为难,派兵出去就是擅自调动军队,肯定难逃一死,可是得罪了李自在,不用说以后,就现在将自己贪墨军饷的事儿交上去,那也是死路一条。
胡征想了很久想起一个人来,当朝丞相胡惟庸大人跟自己沾点儿亲戚,这个节骨眼儿就不能死撑着了,还是赶紧巴结巴结,让他老人家给我指条明路。
拿定主意,遣退了李自在的亲信,刚准备赶往应天府拜见这位胡大人,还没走出去多远,迎面骑马来了三个人,两个带刀侍卫护送着一个书童模样的人。
胡征也没在意自顾赶路,离得远远的这个小书童瞧见他了。
“胡将军,我家丞相有书信一封,还请将军依信而行。”
胡征赶紧请三位进府,三人也没客气站在院里等他看信上的内容。
胡征不知道信里面写的是什么,拆开信件,信上是这么写的。
说胡征我的侄子,近些年叔父对你有些怠慢不要见怪,类似这种客套话写了一大篇。
胡征也感觉十分奇怪啊,当朝一品大员,平时对他这种级别的官员是不屑一顾,今天又是派人送信,又是如此客气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胡征接着往下看,这才明白怎么回事儿,这个胡惟庸让自己出兵帮助李自在,具体原因也没有说明,但是信里面写了要是出了问题,全有胡惟庸一人承担。
胡征更搞不明白了,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时候那个书童模样的人伸出手:“胡将军,请将李督主与你往来的信件交给我等。”
胡征一听,明白了,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原来这个胡惟庸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李自在不是打算用军饷的事儿制约他吗?现在胡惟庸想用调兵遣将的事儿制约李自在。
胡征心想,神仙打架,既然都让我带兵出去,那我就带兵出去一趟,反正这两个大人物也能保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