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三十六章 脉络(2 / 2)

“——因为,我是‘执行者’。”

“……”

因为,我是执行者。

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余书看上去有些寂寞。

我想将这当成错觉不去在意,或者干脆装作迟钝、一笑而过,心里却不由自主地反复咀嚼这句话。

“那是什么意思——?”

结果,还是不约而同地问了出来。

余书深吸一口气,说道:

“就是字面意思。”

“作为执行者的我,会参与进不同人的人生。任务并非全部像这次一样,仅仅是为了帮顾客找回记忆,总会有一些或是简单、也可能更麻烦的情况发生。”

“——这种时候,执行者就难免和顾客产生‘交集’。”

说到这里,余书稍稍抬起头,问道:

“你觉得,‘命运’是什么?”

“……”

这个深奥的话题,顿时令我哑口无言。

余书皱起眉头,说到:

“‘命运’是由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构建而成的脉络。只要两个人产生交集,他们的命运就会纠缠到一起,而我们中介所的生意,则是从中调和这些交缠起来的命运。”

“是这样喔?”

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命运这种东西,向来不是我思考的范畴。但余书对这个话题颇为执着。她伸出一根手指,说道:

“打个比喻。我作为执行者,这一路上负责协助你完成和中介所的协议。等到契约结束,可能你会觉得我是一个‘不错的人’。”

“……”

她说“不错的人”时,我尴尬地将视线从余书脸上移开。但她看上去不怎么在意。

“这个转变,会导致本来就是邻居的我们,关系变得亲密一些对吧?”

——至少,是从互不相识的陌生邻居变成了“熟人”。

余书说到这一步,我才明白她想表达的意思。

“只要和别人产生交集,命运就会纠缠到一起。到时,这个关系网里的其中一人遭遇事件,就很可能导致其他人也受到影响。”

“也就是说,按照正常情况来看,我和你通过中介所的买卖契约产生交集,也会被记录进‘命运’的脉络之中。”

但这,显然不是中介所这个站在“调停者”位置的组织能够接受的情况。

余书面带微笑,道:

“现在你猜到了吧?”

“……大概。”

答案此时已经摆在我面前了。

“任务完成之后,这段时期的记忆会由事务所全部清除掉。”

也就是说,我现在做的,就是一边拾起、又一边扔下这档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