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龄大点的老人一提到他,大都评价他不容易、可怜,若是遇到有人当面夸赞他,他就开始不好意思的推辞,最后总把话题引到老状元家,说老状元更了不得,要不是背了时代,现在说不定已经是清朝的几品大官了。
那会儿我对状元这两个字并没有什么概念,只知道书上说科举考试的第一名叫状元,但状元到底有多厉害,我并不清楚。
后来听人说村里的这个状元还会写诗,一听是个会写诗的状元,我这才委实觉得他厉害起来,但只是不知道他和我爷爷相比,谁更厉害。
过年时候,要写对子,村里人要么去老状元家,要么来我家找我爷爷。
状元家离我家特别近,就在我家房子后背斜对的地方落着,这最初也是爷爷告诉我的。
那年临近年终,我找了个爷爷不在家的机会,一脸好奇而庄重的向奶奶打听了爷爷的以往,之后的不长日子里,我看向爷爷的眼神中也渐渐多出了一丝悲凉的心绪,只是他又怎么会看得懂我那时的眼神。
爷爷出生时,他的母亲没熬过去,过世了,没过几年,他爸爸下煤窑时也出了事故,死了。
我奶奶说我爷爷那会也才几岁,没了父母,差点饿死,他一个人靠着步行,背着几口吃的,独自走了几天几夜的路,脚都磨出了血泡,跑去了断魂、兑九域这些地方,找了好几个亲戚,被救济了一段时间。
但别人家终究也很穷,短时的救济也许不会有人说三道四,但时间一长,总难免在口舌上招来背地的议论。
爷爷好自尊,不辞而别。
紧接着事情传到了小时候养他的奶妈耳朵里,爷爷的奶妈就收养了他,一手把他供到大。
我爷爷很争气,学习很用功,成了当时学校里成绩最厉害的学生,我奶奶和他同级,提到这些事的时候,总是一脸崇拜和羡慕的口气。
奶奶说,爷爷小时候脑子非常好,在班里考试从来都是满分,而且还做的还特别快,做完就跑去跟老师说上一声,老师也会体谅他的情况,他就回到家里干活去了。
奶妈最后一直供着我爷爷念完了高中。
高考的时候,我爷爷以第一名成绩考入了当时的汾阳师范大学,这个学校在六七十年代那会还是非常厉害的,全SX都没几所像样儿的大学,但我爷爷偏偏考上了,所以后来我奶奶时常拿这件事引以为豪,但我爷爷却对这些过往闭口不提。
考上大学本来是件值得庆幸的事,然而,最后没有人开心的起来。
我爷爷的奶妈赶巧一般,在这个时候去逝了。
那会开始,爷爷便休学在家,听说葬他的奶妈时,他哭的很恓惶,之后的日子,爷爷的性子开始急剧变化,越来越孤僻和暴躁,就这么一直在家窝了几十年。
我曾经在幼小的内心深处不断问自己,爷爷这辈子会不会活的很孤独,每次问自己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的内心总是充满了悲伤。
我继承了爷爷的聪明,打小就表现出对数学惊人的天赋,一节课考试,我十分钟就做完卷子,而且同样每次都是满分,我爷爷总是感叹,王家后继有人了。
可惜,世事总是不尽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