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89章 楚泽的方案(求订阅,求支持)(2 / 2)

楚泽这句话一出,彻底让李二陛下眼前一亮,要是在朝堂上所有人都能像楚泽这样讲话,遇到问题直接针对问题,干脆直接!不去拼凑一些辞藻优美的句子,该有多好。看来是时候再敲打敲打这些人了。

李二陛下让內侍给楚泽递过去一杯水,示意楚泽接着往下说。

“多谢陛下”楚泽施了一礼,开口说道:“现在急于购粮,只能倚靠工部下属几个衙门的人。可是工部下属衙门在地方,与地方的豪绅富商多有联系。即便是这几个衙门的主官清廉,但他们身边的主簿、幕僚、大小吏,也多多少少会和地方豪绅沆瀣一气,寻常无紧要事情的时候,他们尚且会相互勾结,屯积粮食,故意造成朝廷征购不足,然后再高价卖于朝廷。如今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们必然不会放过的。这是此事第一大困难,必须要解决,否则很难按时筹集够粮食。”

“可以想象得到,一旦朝廷令地方官府征粮,必然会生不同程度的勾结地方粮绅、粮商,屯粮惜售,趁机提价之事。当然朝廷只要多花些钱就能挽此危局,可是这种事情朝廷自然不能去做。再说从他们囤积粮食,再到拿出来高价出售总要有个过程,等到他们肯拿粮出来时,已不知耗时多久,那个时候就算朝廷出高价从他们手中买来粮食,可运送到长安,却是已经来不及了。”

众人不由自主的颔称是,李二陛下也微微点头,高士廉神色中闪过一丝意外,神色有些复杂。

喝了一口水楚泽接着说道“臣昨天回去之后,连夜咨询了一下其中行道,比如地方官吏们贩粜粮草的种种投机之举,以及强迫摊派、不支钱、少付款等问题,这些事对一般民户危害最大,如果不妥善解决,长安之难还没解决,各道、各州县的百姓都要走投无路了。此事,刚才几位大人的方案中也有提到过。臣就不多说了。”

“另外,臣从陛下给臣送来的往年筹集粮食的经验资料中看出,越是朝廷重视的事情,各道、各州县还会出现相互竞争的问题。各州县为了保证自己所承担的粮食收购任务能够顺利完成,想方设法排斥其它地方官府染指自己的地盘,就必然成了各地方官府从自身利益出的正常选择。”

楚泽看了一眼众人,接着说道:“这种事其实也是人之常理,在以往已是常见,多年来也是屡禁不止,地方官府抗拒的方法也是层出不穷。可各地收成不一,有些地方遇到干旱、洪涝,必然收不够规定数额的粮食。而有些地方大丰收,不但能够筹集够规定的粮食,甚至还有多余。这中间平衡问题如果不解决好,粮食总额根本就收不够。”

长孙无忌点头称是,说道:“阳泉县子所言及是,乱世自当用重典,事态危急,不可以常态对待。在臣看来,各道、州、县的御史言官,在这近三个月中,都要放下手中一切事务,且全部下放到各州县,并且朝廷就督察征粮一事,下一道特旨,临时放权,对于搪塞阻挠的地方官员,御史言官们有权将其就地罢免。事涉他们的官位前程,还要螳臂当车的糊涂官儿,应该就会少得多了。”

李二陛下微微颔,表示深以为然,眸中精光闪动,示意楚泽继续说。

楚泽接着说道:“长孙大人所言,正是此事的关键。涉及到的各部门本来是平级的衙门,但是负责的事情又有交叉,这本来是为了分权制衡,但是在当此关键时刻,却很容易让他们互相推诿扯皮,造成法不责众之果。所以,臣建议下个通文,在六部之中择定一司总揽全局,担负主责。”

“至于当地粮绅、粮商趁机投机囤粮,牟取暴利的手段,臣也进行了了解,其中主要手段是掺杂使假,以次充好,陈粮冒充新粮,粮中掺杂霉粮和沙子,同时他们还买通了小吏,将这些粮食收购入仓,与仓粮一混,很难发现是何人所为,从中大赚其利。这一点臣认为可以指定主事的衙门,职责所在,中间不转手他人,相信他们就会有所收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