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六章 唐棣(2 / 2)

此时,大帐内将军、官吏悉数就坐,程异坐于中间案前说道:“诸位将军不远数百里会盟于鄙县,是我安浦县上下之荣幸,美酒皆已满觞,会事前我等何不共饮此觞,以求大汉国祚绵长临川百姓富足安康。”“请,请,请。”众人皆举起羽觞将糯米黄酒一饮而尽。“美酒既喝,不如就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程将军、唐将军我们三家势力皆在临川城建有堡垒,临川之境是战是和,诸公是何打算?”谢安先行引入正题道。

只待堡垒修筑好便可发兵名城临川,剿灭临川城的乱匪,此时临、南、浦三家势力皆在临川三面加紧修筑自家堡垒工事,之前唐棣也允诺重金或势力要职整编南、浦两家势力,奈何并无实质答复,而二家在临川堡垒也未见停工之意,才有今日无奈安浦之会盟,在兵戈相向之前做最后的商榷亦或者是通牒,唐棣倒希望临势力强大的军事迫使其二势力放弃战争的打算。毕竟临川郡方寸之地,三家若为争夺临川则必然结下仇怨,不管最终谁执掌临川,都会彼此消耗实力,日后逃脱不掉被其他郡县大势力吞并的厄运,因此长远之见上策必须一家整编其二家,蓄势待发将来才能在群雄中占有一席之地,只是谁做盟主是个忧心的事情。

“临川郡一隅之地却强邻环伺,我等皆临川臣民应兵合一处,退可保临川百姓安危,进可在扬州之境攻城略地建功立业,同室操戈只会被其他强敌吞没。临势力控制临川郡大部县乡,声名远播实力雄厚,南、浦二势力应当响应临势力的整合大计以图未来大业。今谢县令、程县长所执掌南、浦势力至今依然执意修筑临川自家堡垒,我却要问问二位君主意欲何为!不顾我临势力的整合计策,非要在临川城战个三败俱伤?”唐棣愤然起身说道。

“唐都亭侯切莫动怒先请入坐,此次在我安浦县会盟不就是商讨临川之困局,我浦势力将军、县长不求宏图大业,但求保境安民就已知足,临川堡垒已经建设许久,此刻贸然停工于上下军民不好交代,现在临川堡垒皆由军民自发建设,唐都亭侯若觉得我浦势力在临川所建堡垒不妥,大可亲自去临川城下将其叫停,也好让我浦势力除去劳民伤财的恶名。”程异回复道。

程异竟将临川堡垒推责到百姓头上,还谎称军民自发兴建,在唐棣眼里完全是逃避问责,兴建堡垒不是一时之工,也不是几人之力能够完成,即使在一家势力之雄厚财力做后盾,数县甚至十几县之百姓轮番徭役,也绝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况且临川城三面皆建有堡垒,亦安排诸县部曲轮流驻防,毕竟没有和谈就意味着战火随时燃起,毫无防备乃军事大忌。

“程县长既然说临川堡垒是其军民自发建设,暂姑且信之,至于临势力所建临川堡垒才是神速,唐县令自家堡垒未见停歇,倒是上心别家堡垒的进度,唐县令是提前履临川郡守的职罢!”谢庄明显在呛声唐棣。唐棣心里逐渐明晰,临川三家堡垒几近完工,而地处临川南部的南势力明显有想通过武力见真章的打算,想要不多费些气力执掌临川是不可能的,只是一旦郡内开战,势必削弱临川郡的整体实力,必须寻一个妥当的办法,既能决定日后临川之归属,也不至于内耗太严重。

“显然两位将军都没有说出真实顾虑,也罢,临川堡垒既然几近完工,吾视谢将军既有一战的想法,不如我们三家约定,堡垒完工后,择日三家齐争名城临川,谁家最终拿下临川城谁家来执掌临川,其君主推作盟主,其余二家并入其麾下,任其调遣不生是非,且临川战之前不准互为杀伐掠夺粮草人口,战后不管死伤损耗更不可因此战而结怨,二位将军意下如何?”唐棣说道,唐棣很无奈选择了会盟前临势力商议的中策,此策虽然临势力依然稳操胜券,只是同室操戈伤亡的依然是临川子弟,不能为自己所用甚是可惜。

“此法也未尝不可,我南势力同意,只是届时别杀红了眼掏光了家底日后真就成了他人砧板鱼肉!列为将军,希逸这便整军备战先行告辞了!”谢庄说罢作拱手礼后转身便出了营帐,数名南势力将军尾随出帐。“谢都亭侯慢走。”程异站起身来回敬拱手礼。

“谢将军既然已走,吾亦无逗留之必要,程将军后会有期!”唐棣说罢转身也走出了营帐,营寨外谢庄数百骑已经远去,谢庄看着其后腾起的一阵阵的尘土若有所思。